□本报记者姜言明
本报通讯员桑蕊李前进
以前到了浇水时节,宁阳县鹤山乡罗山社区的村民们都得拉着柴油机、水龙带排队等着。“家家户户都有‘小白龙\’,俺家里现在还有十多盘呢!”72岁的张洪春大爷6月8日对记者说。
张大爷说的“小白龙”,就是浇地用的水龙带,一盘“小白龙”长50米,从井口拉到自家地里,一般都要铺两三百米,用完之后,卷水龙带更是个费力气的活儿。
可前不久,西罗山村村民们家中的“小白龙”都集体“下岗”了。“这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功劳。”鹤山乡农办主任张广志说,去年上半年,宁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把7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在了罗山社区,10月项目开工,经过半年多建设,社区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广志介绍说,该项目涉及该乡西罗山村、中罗山村、东罗山村等6个行政村,项目区建设首先把引汶干渠通到了这里,充分补充了地下水,又新打机电井24眼,修复机电井27眼,维修大口井26眼,把壕沟和暗管都修到了田间地头,村民刷卡用水,连山坡地都能浇上水了。
让村主任张振豪欣喜的是,村里本来有部分黑土地,项目建成后,今年村里来了谈生意的,有想承包种优质粮食的,还有想种经济作物的。“本村里承包一年300斤麦就行,承包给外地怎么着也得800斤吧。”这消息一出,村民们也来了精神,开始嘻嘻哈哈地议论着价格。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确实实给农村带去了实惠,尤其是像罗山社区这样本就不富裕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的地区。”宁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吕荣金说,鹤山乡这个7000亩是去年全县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之一,主要是上级财政资金,总投资805万元。
为解决管护问题,项目区组建了管护队伍,除按规定提取1%项目财政资金作为管护资金外,乡镇列支专项资金作为管护经费。项目区基本实现了综合节水灌溉,4个项目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年节约水量187.84万立方米。
在路旁记者发现,很多树苗都是被人细心养护的。“树苗是按地头‘送\’给村民的,这样他们也能有养护的积极性。”县农开办业务科工作人员说,项目区规划采取农田防护林与道路绿化相结合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4个土地治理项目共营造农田防护林植树5.2万株,建设高标准防护林网2.1万亩,带来的生态效益也非常可观。
从2009年被列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示范县以来,宁阳县已建设高标准农田9.2万亩,涉及6个乡镇,让60多个村受益,建设出一大批集中连片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优质良田。“农民手里拿着张卡就能浇地,越来越方便了,越来越多像‘小白龙\’这样的老物件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吕荣金说。
新闻推荐
□谭兆锋报道本报宁阳讯针对近期风暴频发,树障安全隐患日渐突出的问题,国网宁阳县供电公司立足工作实际,对内加强运维管理,对外加强沟通联络宣传,着力解决线树矛盾,保障电力线路可靠稳定...
宁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