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玉米价格走低,让不少农民寒了心。1月25日,“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成为省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认为,农民下一步种啥,还得跟着市场走。此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要承担起为新改种的农产品寻找销路的重任。
调减要解决
机械配套问题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优质牧草,以及大豆、花生、杂粮等经济作物。不少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认为,这是缓解今年农民遭受玉米价跌之痛的好办法。可调减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当其冲的,就是机械问题。
“据我了解,花生联合收获机的价格在10万元左右,已经配备了各种玉米机械的农民会投这么多钱再买新的机械吗?老的机械长期闲置,不仅浪费还容易坏。”省人大代表、宁阳县泗店镇大孟村党支部书记赵菊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在她看来,改种牧草或经济作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机械配套问题还得依赖有经济实力的农机合作社。
合作社扛起
找销路重任
在省人大代表、惠民县孙武街道后娘娘坟村党支部书记纪延英看来,调减玉米面积好办,改种的经济作物的销路难办。拿花生来讲,一家一户的农民只能拿到集市上去卖,因为当地没有相关的市场。在大部分玉米主产区,这些经济作物的销售市场还需要慢慢培育。
相比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开拓能力强一点,要承担起为一方百姓寻找销路的责任。“新型经营主体要主动与收购企业、加工企业对接,必要的情况下,也可自己搞深加工。”纪延英说。
无论种啥
都得听命于市场
对于种了半辈子玉米的农民来讲,改变种植玉米的习惯并不容易。在赵菊看来,就算不好改,也得改,农民不能总是依照自己的习惯种地,种啥还得听命于市场需求。
现在,农民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关注度还比较弱。赵菊希望,政府能够增加市场调控的透明度,定期向农民发布不同门类农产品的生产、进口、库存、消费等信息。“必要的情况下,将这些市场信息配上专家的解读,一起发给农民。”赵菊说,“这些信息最好以明白纸的形式下发,让农民最大程度地领会,最终真正跟着市场走。”
新闻推荐
去年至今,苗木市场遭遇寒潮,价格低迷,成交萎缩。趁这个时机,今年春季,宁阳县东疏镇的全部49个村,购买栽植了超过30万棵苗木,将未来多年的村庄农田绿化工作集中到这一季完成。村庄绿化在...
宁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