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检验人员在检验现场
春节期间检验检测电梯
开展电梯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开展电线电缆执法检查
国家桑蚕干茧公证检验泰安实验室正在进行茧丝检验
开展钢化玻璃强制性产品认证执法检查
质量是产品和产业的基石,安全是企业和民生的保障,质量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市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服务培植三强企业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重点,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切实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高质量供给水平和城市竞争力。
不断完善质量工作机制 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积极加强政策引导,出台《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意见》《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提升泰安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推动“质量强市”工作蓬勃开展、品牌战略深入实施。为将“质量强市”战略落到实处,泰安市强化质量考核导向作用,出台《泰安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启动市级政府质量考核工作,并将工业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引导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同时,加大质量工作奖励力度,市县两级政府出资对山东名牌和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个人,以及主持参与标准制修订单位进行奖励。通过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落实责任、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保障机制,有利于不断加强质量泰安建设,使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强力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质监局始终把品牌战略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建立完善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在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和品牌建设中的牵头作用,制定科学的品牌发展规划,特别是主动对接“三强”企业,制定符合本地经济特点和企业现状的品牌发展规划,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重点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品牌,打造区域特色名牌,提高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对山东名牌、市长质量奖、标准制修订等奖励的基础上,加大对品牌企业或品牌产品技改资金、科技立项的支持力度,同时继续开展企业质量标准培训,引导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和标准化管理方式,推动企业产品质量提升。
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了“培育一个名牌,带动一方经济”的效果。2016年,全市新增山东名牌32个,列全省第四位,首次有两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完成2017年度名牌认定申报工作,全市65家企业的70个产品申报名牌产品,22家单位申报山东服务名牌。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工业标准化。通过典型引路,积极培育,在全市确立建材、机械、电子、电器等重点采标行业,树立一批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抢占市场、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典型企业,为企业产品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工业企业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7项、行业标准111项、山东省地方标准43项,397家企业2300项产品标准进行了自我声明。省土工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落户泰安,目前正稳步推进。组织路德公司研制的《土工合成材料四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技术要求》等2项地方标准通过省专家组审核。
◆大力推行服务业标准化。围绕全市服务业17个重点行业,着力在旅游、交通、物流、医疗、家政、餐饮、劳务、文化、科技信息和政务服务等领域推行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目前,由新泰市政务中心承担的“山东省政务大厅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市”项目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组织申报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3个,国家级示范项目2个;组织申报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6个,在养老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服务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作为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在示范区内推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标准化服务,农业示范区建设硕果累累。2017年6月,泰山区“国家级苗木花卉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获得国标委第九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立项。目前,全市已建成17个国家级示范区和3个省级示范区,示范项目覆盖有机蔬菜、乳制品、林果、花生、苗木花卉和特色旅游产业。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规范市场秩序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完善安全监察、检验检测、行政执法三位一体监管体系,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每年在重要时间节点,对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整治,加强隐患治理。2017年,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治理行动和执法大检查、“大快严”集中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涉氨制冷省市县联合执法检查“回头看”专项整治、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警示教育、知识咨询、安全进社区等方式,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2017年上半年共检验各类特种设备15000台(件),发现排查问题和隐患1313条,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率实现100%,定检率持续在高位运行,位居全省前列。
◆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把强化分类监管作为推进许可证监管和质量提升的有利抓手,采取企业报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完善企业档案、定期监督检查、专项检查等措施,加强监管工作,落实监管责任,推进产品质量提升。自2015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市级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综合考虑泰安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质量风险程度、社会关注度等因素确定抽查产品类型,重点对电线电缆、饲料加工机械、汽车散热器等产品进行抽查,有利于加强泰安市主导产业、重点行业的质量监督,推动提高行业质量水平。2016年,泰安市整体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6.8%。
◆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以特种设备、危险品、成品油、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对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安全隐患坚持“零容忍”态度,采取“五个一律”等执法措施,从严查处,严厉打击。2017年上半年立案28起,其中特种设备领域案件16起,受理举报投诉76起,均做到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夯实质量技术基础
◆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2015年10月,国家再制造机械产品质检中心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2017年7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授权验收“三合一”资质认定,标志着国家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国家中心建成运行之后,成为泰安市首个国家级质检中心,为全国再制造产品生产、研发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技术服务。积极争取将国家质检中心纳入国家发改委再制造产业评估体系,作为国家工信部再制造领域重要技术支撑队伍,加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环境循环利用工作组”,参与再制造产业相关政策、规则制定。目前,全市建立起了以国家级检验中心、省级检验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骨干,以市级技术机构为主体的质检、计量、纤检、特检等技术服务平台。
◆巩固计量技术基础工作。开展全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工作监督检查,规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工作行为,确保量值传递能力和计量检定/校准(检测)工作质量。开展旅游市场、夏粮收购等领域计量器具和加油机计量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公平交易。市质监局计科所承担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综合校准装置研发”和“顶板动态仪校准规范和设备研发”两项任务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年正式通过国家科技部成果鉴定,填补了此类项目国家空白。
◆规范认证认可工作。加强全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督管理,明确机动车安全、机动车环保、机动车运行、特种设备等风险性较大检测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要求,确保检验检测质量。开展机动车环检线监督检查,对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现场进行整改。联合公安、工商、经信等部门开展三轮四轮代步车非法销售排查治理工作集中宣传活动,普及三轮四轮代步车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
规范服务行为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减轻企业负担。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中推行免于现场核查和免于发证检验便民举措,在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起重机械制造许可、检验检测机构资格许可等延续换证事项中推行免于专家审查措施。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实行行政审批清单管理,主动承接省级许可项目95%以上的许可受理权和5项许可项目的委托审批权,实现80%以上的企业许可申请、领证不出市。2017年4月1日起,该局实现行政许可零收费,取消和停征设备监理单位资格评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计量等3类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017年8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试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企业“零跑腿”,17类工业产品实施取消发证前产品检验、先行发证后置现场审查、不见面审批等简化审批改革措施。
◆规范行政行为。推进“双随机”、“双公开”,利用该局电子信息化办案系统建立执法人员、企业信息、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数据库,及时公开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信息,推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案新模式,以保障执法程序的严格遵守,执法管理的环环相扣,执法监督的即时有效,有效规范了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执法行为,利用电子信息化办案系统记录行政执法全过程,从源头上杜绝“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出现,推进和谐执法、阳光办案,从而有效减少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发生。该系统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十大法治创新奖。
◆坚持服务民生。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微博等方式了解群众对质监工作的要求,解答群众疑难问题,听取群众呼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深入开展保障民生工程,重点检查纤维制品、电线电缆、建筑材料、儿童用品、游乐设施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强化与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联动,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宣传方式,让群众知晓质量安全常识,了解质监部门为保障安全、服务民生、促进发展做出的积极努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支持质监工作。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市质监局将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动质量泰安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做出新的贡献。
新闻推荐
汽车仍然是人们重要的出行工具。(本报记者戴升宝摄)□本报记者戴升宝近日,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新增济南—翟镇(新泰)班线,每天11:10、16:30发车,途经化马湾、官桥、羊流、高孟、翟镇站点。像这样能...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