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史载
【本报讯】甘谷县福庆养殖小区实施沼气工程试点项目,建成200立方米沼气池,年产沼气1.5万立方米,供小区50户养殖户用沼气,并向附近养殖户提供沼气。养殖小区的王应海说:“我常年养猪130头,使用小区的沼气,年节约燃煤13吨以上。如今,在甘谷县,工业实现低排放、农作物施的是有机肥、做饭用的是沼气……全县年增收节支1.3亿元,这是甘谷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喜人局面。
近年来,甘谷县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支持力度的机会,先后实施了省柴节煤灶和沼气池、猪圈、厕所“三结合”,冬暖棚、沼气池、猪圈、厕所“四结合”的模式,实施了农村小型公益设施补助资金能源项目和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截至去年底,全县15个乡镇、216个村累计建成沼气池18451口,83029人受益,年产沼气达894.8万立方米。年产优质有机肥11.1万吨,年节约化肥1.88万吨,节省化肥开支867万元。年节煤3.6万吨,节省燃煤费1215.6万元。节省电费、农业开支1306.7万元,年总效益3311.9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10元。
甘谷是国扶贫困县,2007年全县税收仅6000多万元,但从这一年开始,县委、县政府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社会。先后关停了武家河等5户水泥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10万吨。2007年全县水泥企业实际每吨耗电108度,耗煤216千克,实施节能减排项目以来,每吨水泥耗电100度,煤207.36千克,年节省电能186.75万度,节煤0.42万吨。年节约电费165万元,节煤169万元,年节约资金760万元。与此同时,县上先后建成了祁连山150万吨干法节能水泥生产线等项目,去年工业经济实现税收9702万元,成为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新建项目中,县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严防了新建项目对环境的污染。从项目审批原则、审批程序、协调配合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查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发改部门不予审批立项,工商部门不予登记注册,建设部门不予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开工许可证,土地部门不予划拨土地,供电部门不给供电指标,坚决拒绝了一批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在甘谷安家落户,严防了新的污染欠账。县上审批上报的甘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塑钙管线等几十个生产项目都进行了环评,并由市环保局进行审核审批。对1家申报在水源地保护区内新建一处加油站的建设项目拒绝审批。县上斥巨资正在建设中的六峰工业园区,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精细化集中和绿色循环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裴亮亮【本报讯】甘谷县前3个月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584万元,较上年同期3852万元增长45%,增收1732万元。纵观前三个月财政收入情况,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态势良...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