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甘谷:工业经济的“蝶变”

来源:天水日报 2010-10-25 16:22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姬旺芳特约记者裴亮亮

一直以来,地处渭河沿岸的甘谷,留给人的都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印象。可如今,无论从外表和内质,甘谷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令人惊讶的变化。

在一个天高云淡的上午,我们来到了甘谷采访。看到一个个新兴工业项目落地生根,心里不免有一丝惊叹——甘谷县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不仅仅是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最让人为之震撼的是工业经济脱胎换骨的“蝶变”。

十年栉风沐雨,工业经济“以小见大”,唱起了主角,走上了前台,在甘谷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线。有这样一组数据彰显了工业的骄人业绩:“全县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从十年前的不到两个亿发展到超过40亿,对税收的贡献从300万发展到了8000多万,工业企业的数量和质量都产生了飞跃,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甘谷县中小企业局书记姚平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2007年的0.7798亿元到2009年的2.0158亿元,短短三年时间,甘谷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了近三倍,其中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一个农业大县究竟应该怎样发展工业?世纪之交,县上抓住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制定出既有远景规划又有近期目标的发展战略:整合电力、建材、铸造、五金等十多个行业,重点发展电力能源、建筑建材、化工颜料、农副产品加工四大行业,工业经济已占据甘谷经济的“半壁江山”。

“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长期以来,依托县内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甘谷水泥产业异常兴旺,但繁荣背后难掩管理落后、生产粗放、高污染、高能耗的尴尬。引进先进生产模式,做大做强水泥产业成了县委、县政府的共识,也成了县域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公司在众多竞争对手中选择甘谷,首先是县上的诚意,其次是办事的效率。(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甘谷祁连山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刘伦坤说:“县上捕捉到公司在陇东南有投资意向的信息后,主要领导带人多次上兰州;为了项目尽快建设,县上全力以赴,一路绿灯,200亩建设用地20天交付使用,用地手续一个月内全部办结。”

承接项目能力有多大,项目何时能落地,关键在为企业找到一个“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成立了六峰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甘谷工业从此有了新的更加宽阔的起飞平台。园区成立以来,建成了以甘谷佳通塑业为代表的六峰食品轻工工业园、以大唐甘谷发电厂为代表的磐安电力能源工业园和以甘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二十铺建筑建材工业园,共入住企业13户,总资产超过3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资产的85%以上。区内企业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4.48亿元、上缴税金1.3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400多个,“一区三园”产业集群发展构架初步形成。一个个园区的的崛起,意味着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展现着“集聚效应”的魅力!

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县上积极扶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全录王”辣椒有限公司、“黄土地”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迅猛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从小打小闹到渐成支柱,是“工业强县”这个命题激活了整个甘谷。曾经陷入困境的62户国有企业,经过一系列的嬗变后柳暗花明。

“紫城水泥公司前身是十里铺水泥厂,由于技术落后,在8、9年前属于关停企业。企业改制后,产能由2万吨发展到了10万吨,上缴税金由10万元左右发展到了去年的228万元,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公司经理张小弟对前景充满信心。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相信下一个十年,在国家政策的劲吹下,在关天经济区战略的引领下,甘谷县的工业势必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强县富民的大业中挑起大梁,工业化之路一定会一路坦途、一路高歌。

新闻推荐

大尧村:乡间文化庙会的“双赢”模式

...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甘谷:工业经济的“蝶变”)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