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通过坚持标准抓导向、推行差额抓民主、畅通渠道抓监督、强化措施抓创新,干部选拔作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度干部选拔任用、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的“满意率”分别为99.32%、98.98%、98.98%。
一、坚持“三个标准”,牢固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一是坚持党管干部、依法办事的政策标准。严格遵守党委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凡提拔的干部必须以相关单位党组织推荐意见为前提,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情况为依据,研究干部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两看两重”(看实绩、重能力,看品德、重公论),既看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情况,更看在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表现,确保选用干部德与能并重,勤、绩、廉并举。三是坚持面向基层、注重一线的选拔标准。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重视关怀长期扎根基层、埋头实干的干部,注重选拔在偏远山区、艰苦地方工作的干部。2009年以来,共选拔在基层一线工作和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135名,占选拔总数的92.8%。
二、强化“四项措施”,全面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积极探索,不断拓宽干部监督渠道。一是高度重视群众举报监督。2006年以来,共接到反映干部选拔任用信访举报5件,涉及7人,占干部调整总数的0.8%。经调查核实,任用3人、暂缓任用2人、取消任用资格2人。二是积极预防拉票行为。突出思想教育、程序步骤和组织纪律等三个重点抓工作,强化免疫力、执行力和打击力等三项能力抓提升,使广大干部群众不想拉票、不能拉票、不敢拉票。三是全面推行科级领导干部差额选任工作。注重政策规定、注重程序原则、注重扩大民主、注重信息公开、注重管理培养,全面推行差额选任科级领导干部工作。2009年以来,共差额选拔科级领导干部87人,占选拔总数的75.7%。列为科级后备干部47人,平职交流到重要岗位32人,已提拔8人。四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拟提拔对象,通过“两拓宽、两延伸、一延长”(将任前公示拓宽到有线电视、党建网或远教网,延伸到所在社区、重点村,适时延长公示时间),通过“五公示”(机关大院公告公示、所在单位发函公示、电视台新闻公示、网站网络公示、重点村社民意公示),全面进行公示。
三、狠下“五种功夫”,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立足实际,在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一是继续在延长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链上狠下功夫。以解决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经历单一、相关经验较少、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实际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交叉选派、双向培养”等锻炼力度。二是继续在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上狠下功夫。认真总结股级中层岗位干部竞争上岗试点工作,研究制定《甘谷县乡镇、县直单位股级中层岗位培训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意见》,并在全县逐步推行,进一步拓宽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渠道。三是继续在扩大提名民主化程度上狠下功夫。通过县委全委会议提名、县委“五人小组”会议集体提名、全县领导干部大会民主推荐提名、基层党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民主推荐提名、领导干部个人署名提名等五种提名方式,坚持会议投票提名与个别谈话提名、基层单位提名与领导干部个人提名、推荐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及表彰情况等三种相结合,确保提名工作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四是继续在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上狠下功夫。继续完善综合考核办法,坚持把工作日志、实绩档案和民情日记等平时考核办法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加大对各级干部的监督管理和奖惩力度,保证考核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转。五是继续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交流力度,疏通党政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健全单位内部管理人、财、物和执纪、执法等岗位干部定期轮岗制度,大力推进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激发干部活力。
新闻推荐
□通讯员巩维祥【本报讯】隆冬时节,当大庄化肥公司满载配方化肥的汽车驶进甘谷县康家坪村时,果农们闻声围了上来。一位果农高兴地拉着公司负责人的手说:“你真是我们的活财神。”近几年,在...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