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贠武军通讯员席国平
【本报讯】“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时下,走进甘谷县磐安镇杨家村,一座座温室大棚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菜农杨大爷乐呵呵地说,“韭菜价格好得很,头茬开镰收割,每天天不亮,外地商家就来上门收购”。目前该村的韭菜每斤价格卖到3元以上,每亩韭菜总收入突破1万元。
近年来,甘谷县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通过优惠政策支持、扩大基地面积、加快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步伐、发展壮大经纪人队伍、引进新品种和技术培训等方式,有力地推进了蔬菜产业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9.56万亩,总产量52.06万吨,总产值达5.1亿元,其中,燕家、雒家、白云、中洲等20余村人均蔬菜收入55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
“西优、东移、北扩、南进”是甘谷县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战略之一。素以“燕家韭菜姚家花,中洲大蒜人人夸”而闻名的甘谷,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县在保持原有蔬菜种植的基础上,结合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着眼于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紧盯蔬菜宏观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布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逐步总结完善形成了一年三茬、一年两茬、一年一大茬的集“栽培、套种、复种”为一体的蔬菜增产措施,成熟运作燕家、五坪、雒家、白云、中洲、大王、狄家、南后山“八大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打破传统蔬菜种植习惯,平均亩效益均在0.9万元以上。
特色种植模式的可观收入让广大农民鼓起了“钱袋子”。如今,全县已形成了蔬菜营销合作社、专业集散批发点、运销大户和加工企业为依托的蔬菜产销经营体系,“一村一品,一村一业”蔬菜种植村达到158个。
新闻推荐
□实习生刘佳昕【本报讯】4月12日,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暨春季造林工作现场会在甘谷县召开。省林改办副主任张志诚,副市长彭鸿嘉和市林业局、市档案局、各县区主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