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涛张效忠
【本报讯】“十一五”以来,甘谷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投资建设农村沼气的积极性,全县农村沼气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十一五”末,全县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万多口,占适宜农户的20.1%,涉及全县15个乡镇234个项目村;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已覆盖全县57%的行政村。
实践证明,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配套改厨、改厕、改圈,并大力推广应用“养殖—沼气—种植”能源生态模式,不但使农村村容村貌得到较好改善,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农户建设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增收节支1741—1997元。2006年—2010年,该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面积达到2009年的48100亩,使项目区群众走上了一条利用清洁绿色能源的新路子。全县已建成的2万多口沼气池,年可产沼气677.8万立方米,折标煤1.61万吨。
“十一五”期间,该县在抓沼气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与沼气发展相适应并覆盖全县的服务体系建设,在原有的“行政+协会+农户”后续服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初步建立了具有物业化管理机制的“3+1”后续服务管理模式。2006-2010年,共建设完成标准化村级后续服务网点74处,建成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1处。全县每个村级网点都配套一台沼气服务车、一套沼气检测仪、一台沼气池专用抽渣泵和一套沼气服务维修工具。全县后续服务管理工作逐步建立了以县能源站为龙头、以县级服务站为中心、以各级沼气协会为依托、以农村能源公司为纽带,以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以乡镇能源专干和村级沼气管护员为主体,覆盖全县的后续服务网络体系,做到了“会员管理有协会,技术服务有服务站(网点),产品供应有公司”,全县后续服务工作已经形成了“设备物资统一管理、服务人员统一选聘、业绩考核统一标准、工资待遇统一核算”的“四统一”良性管理运行体系,基本实现后续服务管理机构网络化、管护队伍专业化、管护方法科学化、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四化”目标。
在积极实施好户用沼气项目建设的同时,该县顺应沼气产业发展的趋势,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要求,不断探索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实现统一集中供气。2006—2010年,共建成大中型集中供气沼气工程12处。其中供气5户联户沼气工程10处,供气20户联户沼气工程1处。建成新建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处,供气农户50户。这12处大中型沼气池的建成,标志着该县已由单一的发展户用沼气池,向沼气产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全县下一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新闻推荐
□记者史载盛夏时节,行走在甘谷县的山川塬峁,所到之处,整片连畴的玉米、碧翠浓绿的蔬菜,显现出无限生机。大石乡大石村农民张甲寅指着自家地里8亩绿油油的玉米告诉记者,去年他种了6亩全...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