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席国平
【本报讯】近年来,甘谷县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将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保障标准、扩大城乡就业和增加保障领域。
提高、扩大和增加,这三个关键词见证着甘谷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大。
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之忧,甘谷县不断提高保障标准。今年50岁的马某为甘谷县石棉厂下岗职工,夫妇俩多年来和两个女儿租住在姚庄一间20多平方米的民房里,1995年妻子又患上了急性脊椎炎,他们一家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社区干部得知情况后,把这一家人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还帮他找了份工作。近年来,甘谷县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并建立了低保落实制度。同时,不断提高村级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提高企业军转干部等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0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的救济补助标准……甘谷县民生工程的触角不断延伸,保障救助对象范围逐渐扩大,保障补助水平不断提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甘谷县通过扶持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发放担保贷款、开展免费培训、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方式着力扩大就业规模。新兴镇魏家村返乡农民工魏定丑和妻子,靠着20万元的小额贷款,让新开办的养猪场顺利渡过了最初周转资金短缺的难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甘谷县通过创业保障机制带动就业1.5万余人次。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从社会保障到医疗救助,从城镇职工到失地农民,甘谷县民生工程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新闻推荐
□通讯员李小哲【本报讯】10月20日清晨,深秋的甘谷县武家河乡石家大山村,薄雾笼罩的山梁上传来农机的轰鸣声,干部严彦兵已经和群众在地头上奋战了一个多小时,一行行白色的地膜在他们的脚下不...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