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史载
【本报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11年岁末,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三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完工,3.64亿各类惠农资金全部发放到位,近9万城乡困难人员享受上了低保,县财政投资900多万元建设的西关供热站,使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居民寒冬暖意融融……甘谷县委、县政府在改善民生办实事上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刚刚过去的2011年,甘谷县大力实施“为民解困”工程。组织12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乡村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督查落实活动,确保了惠农资金发放对象准确、程序公开、资金到位,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3.64亿元。建立完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制度,取消了不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补助金9083万元。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57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749人,385名高校毕业生通过统一招考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医疗、养老、生育、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县上修订完善了新农合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新农合筹资水平由原来的人均140元提高到230元,住院患者报销补偿比提高了10%,大病救助单次救助标准由1.5万元提高到2万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1.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5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5.9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2000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2400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甘谷县着力打造“西部教育名片”,高考再创佳绩,全县高考本科上线2404人,上线率29.7%,连续12年名列全市第一。实施以校舍安全工程为主的教育建设项目19项,已12个项目全面竣工、6个项目完成主体工程、1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开办了南小幼儿园,新招入园幼儿300多名,缓解了城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在全县范围内为城区学校公开遴选了教师60名,有效缓解了城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着力实施“文化惠民”战略。总投资698万元的县乡村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完工,新建农家书屋154个,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农合门诊统筹全面实施,在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省级财政补助1107万元。
新闻推荐
□通讯员张颖【本报讯】近年来,甘谷县依托自身优势,不断强化科技投入,充分发挥品牌效益,积极创新扶持方式,着力发展壮大蔬菜、果椒、养殖、劳务“四朵金花”,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注入了生机...
甘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