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宏明
2011年,天水市艺术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大局,攻艰克难,扎实有效,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全市艺术创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艺术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精品剧目创作取得重大突破。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以宣传展示天水伏羲文化为主题、有天水鲜明地域特色的大型中国舞蹈史诗《一画开天》,形成文化旅游艺术精品,扩大了伏羲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题材话剧《邓宝珊将军》的创排和演出,并在全省“红梅奖”戏曲大奖赛中折桂夺奖。依托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打造旅游版小剧场“天水大舞台”民间民俗文化精粹展演节目,形成了集民俗表演、歌舞、曲艺、器乐、杂耍、小品、音乐剧等一系列互动娱乐节目的综合旅游文艺小剧场演出,展示了天水民俗文化的魅力。坚持打造文化大市、戏剧大市,强化对基层新剧目创作的支持和指导,推动和促进了县区艺术创作工作。张家川县创排的大型花儿剧《关山月》、甘谷县创排的大型历史秦剧《姜维》,极具地域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形成了近年来县区精品艺术创作中优秀的代表作品。
二是重大主题演出活动成绩突出。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举办了2011“河南商会之夜”天水市新春音乐会,满足了观众对高雅音乐的需求。节会期间,参与组织了“关中—天水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舞蹈诗《伏羲颂》专场演出、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专场演出、秦腔名家演唱会、天水大舞台演出、群众文化系列演出等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之际,由天水市创排的大型话剧《邓宝珊将军》成功上演,对宣传天水历史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9月18日,《邓宝珊将军》等多部新创剧目亮相金城,参加了由省文联、省剧协联合主办的甘肃省第三届“红梅奖”戏曲大奖赛,天水市在大赛中收获颇丰,获奖总数名列前茅。此外,“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办出了新意、创意,得到了城乡群众的欢迎。2011年,全市共安排公益性演出123场,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艺术交流展演空前活跃。2011年3月,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天水市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两场,这是建国以来天水市创作的剧目首次进京演出,为推介麦积山、宣传天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五一”期间,邀请省京剧团来天水市演出精品剧目京剧《丝路花雨》,活跃了天水市的演出市场。5月底至6月初,为了加大省内及关中地区友好城市间的交流,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剧组赴省内华亭、庆阳、平凉等地进行了巡演。8月,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赴友好城市乌鲁木齐、嘉峪关、张掖等市进行巡演,为天水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10月,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参加了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评奖暨艺术交流演出活动,让上海市民了解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提升了麦积山石窟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动了天水文化旅游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闻推荐
□记者柏拓在百余户村民眼巴巴地盼望中,西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终于于今年秋天落户甘谷县大石乡马川村王塄自然组。村民们以为从此就可以告别吃窖水的历史了,哪儿想到新接的自来水吃了不到一星...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