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款丢失20分钟后回到失主身边
“要是我丢了这么多钱,我会急疯的,所以要赶快找到失主。”3月22日下午,在位于甘谷县北关山货市李永生干净而整洁的家里,当记者问起他拾金不昧的事时,李永生这样回答。
在李永生平静的叙述中,时间仿佛回到了10天前的那个下午。
3月11日,48岁的李永生像往常一样,驾驶着出租车用真诚的微笑迎接每一位乘客。
下午1时许,在县城大什字,一位要去三和园宾馆的客人上车后坐在了前排的座椅上,到达目的地后,匆匆忙忙付了4元钱车费就下了车。李永生没走几步就上来了另一位客人,直到这名乘客下车时,李永生侧过头一抬眼,才在这名乘客屁股底下看到一个被现金撑得鼓鼓的咖啡色钱包。李永生提醒客人带好自己的物品,客人检查了自己的东西后,说钱包并不是自己的。
这时,李永生才意识到可能是上一位客人落下了自己的钱包。
李永生根据钱包的厚度判断,现金数额不少。“客人丢了钱,肯定非常着急,赶快将钱包送到公司,好让他寻找”。李永生和第二位乘客一起将钱包交到出租车公司等待失主。
李永生将钱包送到公司后不久,来自兰州的失主许维鑫就急急忙忙赶了过来。原来,失主下车没多久就发现钱包不见了,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根据加林出租车公司的客服电话号码打了电话,没想到这么快就接到加林出租车公司让他前来认领钱包的电话。
经过核对,这个被遗落在座椅上的钱包,共装有8200多元现金,11万元的4张银行卡和几张发票。
失主许维鑫紧紧地拉着李永生的手,并当场从钱包里抽出1000元钱对李永生表示感谢,被李永生婉言拒绝了。
“这不算什么,换成谁都会这么做的。我不是为了钱,如果想要钱,就把钱包里的钱全部拿走了。”李永生说。
从失主的钱包丢失到“完璧归赵”,仅仅20多分钟。
脑瘫儿子让一家人操碎了心
“儿子就是我们一家人的心病”,提起儿子,前一阵还非常平静的李永生顿时流下热泪。
1981年,初中毕业的李永生接替父亲在陕西凤翔水电局参加工作,妻子罗曼丽原本是秦皇岛铁路部门的职工,1986年两人结婚后,费尽周折才双双将工作调回甘谷老家。然而,不久后因单位效益不好,夫妻俩先后下岗,一家人的生活靠李永生替别人开大货车维持。
2002年7月13日,儿子的出生使得这个家庭再次充满欢乐。儿子未满月时,李永生夫妇就发现孩子的两只小手总是握着拳头不松开,两条腿也总是紧紧地夹在一起,夫妻俩并没在意。没想到儿子满月后的一次发烧住院,却被县医院诊断为先天性脑瘫,李永生一家人的生活从此被彻底打乱。
此后,夫妻二人带着儿子四处求医。2004年,李永生夫妻和母亲一起,带着已经两岁多的儿子到兰州康复医院接受治疗。为了省钱,一家四口以每月150元的价格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平房,房间只能容纳一张双人床,做饭都得在外面的过道里。白天,抱着儿子去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晚上,一家四口就和衣挤在一张双人床上。半年时间,每天一两百元的高额费用压得两口子喘不过气来,但儿子的治疗却没有明显的效果。
在儿子五岁以前,李永生为了给儿子看病,辗转兰州、西安、北京等各大医院寻求救治,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元,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紧巴。为了生活,2009年后半年,李永生拿出家中仅有的2万多元,咬牙借了9万元,买了一辆出租车跑运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提起儿子和妻子,李永生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妻子,为了照顾儿子,她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李永生说,这么多年来,妻子很少添置新衣服,如今更是捡着女儿的旧衣服穿。妻子还从来不坐自家的出租车,不管去哪儿都是抱着儿子步行,实在有急事就坐公交车。李永生说:“我知道她是怕耽误我跑车挣钱。”
为多挣100元年夜饭推迟了3小时
“说句心里话,咱们自己丢50元钱都是个心病,要难过好几天。该用的钱可以用,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能拿,用了心里不舒服。花自己正当挣来的钱,心里才舒坦。”李永生的母亲陈银换已经七十多岁了,她非常支持儿子的做法。提起这个家庭,老人心疼地说:“儿子真的不容易,儿媳妇更不容易。”
李永生每天驾驶出租车日夜奔波在大街小巷,为得就是多赚几个辛苦钱,因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太需要钱了。即使这样,每个月收入也仅仅只有2000多元。
因为心疼睡眠严重不足的妻子,李永生晚上出去跑车时,他就用安全带把儿子绑在前排的座椅上,这样一方面照看了孩子,另一方面还可以多挣点儿钱。李永生说,儿子喜欢坐他的车,许多客人也非常理解和同情他,有的客人上车后还要抱着他的儿子。
2009年女儿参加了高考,但直到许多同学都去大学报到了,家里还没有等来女儿的录取通知书,家人都以为女儿落榜了。直到开学报名日期已过,女儿才偷偷告诉他,自己早已经收到了天津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考虑到每年的学费将近1万元,女儿主动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当晚,很少责备女儿的李永生第一次狠狠地骂了女儿一顿:“那是你的前程呀,我就是卖房子、卖院子也要供你上大学,你这么做太不应该了。”女儿在甘谷一中免费复读了一年后,2010年考进兰州商学院。如今已经上大二的女儿为了减少家里的负担,一直在学校里勤工俭学。
2011年,兰州的医疗专家到甘谷县进行普查,县残联牵线搭桥后,专家表示可以为李永生的儿子实施手术治疗,但费用需要五六万元。考虑到家里经济困难,手术后的效果也无法预计,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放弃这难得的治疗机会。
今年的大年夜,李永生冒着大雪驾车奔波在大街上。母亲、弟弟、妻子、孩子围坐在饭桌前等了三个多小时,饭菜一热再热,直到晚上九点多李永生才进了家门。李永生对记者说:“从下午6点到9点这3个多小时,我能多挣100多元哩。”
楷模引领与雷锋同行
李永生用他并不强壮的臂膀、微薄的收入,独自支撑着这样一个苦难的家。
“李永生师傅拾金不昧在我们公司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甘谷加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边说边拿出几本登记册。在这几本登记册上,记录了李永生从2010年以来拾金不昧的记录:
2010年3月15日,捡到一个黑色塑料袋,内有冬虫夏草3袋,重达1公斤,价值8万余元,已认领;
2011年5月19日,捡到厨房用具两套,已认领;
2011年5月24日,捡到诺基亚手机一部,已认领;
2011年11月8日,捡到价值2000多元的三星手机一部,已认领。
加林出租车公司的朱文学经理告诉记者,李永生是名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从2010年以来,他驾驶的甘E·28846号车一直是公司的“雷锋号”,并且已创造了安全行车130万公里无事故的纪录。
车行万里爱在路上
“的哥”李永生让这个初春充满了温暖和真情。
在甘谷加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挂满锦旗的墙上,一面写着“雷锋精神,时代楷模,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3月11日来自兰州的失主许维鑫赠送给李永生的。
3月21日下午,甘谷县委书记贾忠慧,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衡彬,县委副书记、县长申君明,县政协主席王玺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马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董珺,副县长潘慧琴一行到加林出租车公司看望慰问李永生,送去了5000元慰问金,县委、县政府授予他“拾金不昧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贾忠慧向李永生表示敬意和感谢,赞扬在李永生身上集中体现出一名市民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范。当得知李永生的家境并不富裕,全家人都靠他一人来维持生计,而且还供养着一位脑瘫患儿时,贾忠慧非常感动,他说,尽管家境贫寒,但李永生却有着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这种行为非常难能可贵,给全社会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导向。贾忠慧号召全县上下、各行各业都要向李永生学习,争做品德高尚、诚实守信的文明好市民。
“的哥”是文明城市亮丽的窗口,在加林公司记录簿上,记载了100多件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总计归还失主现金135850元,物品价值126495元。就在李永生归还失主巨款的第二天,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的一名乘客乘坐加林公司甘E·28989号出租车到甘谷探亲,下车时将2条香烟、衣服、鞋等忘在车上,司机刘绪成第一时间将这些东西送还失主。甘谷县交通局副局长、运管所所长张大智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李永生的模范行为,潜移默化中引领许多司机争做好公民、好司机。
拾金不昧,沉默是金。拾金不昧属于道德的范畴,它虽然没有法律约束,但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一次拾金不昧的行为,体现一座城市的良心,会影响到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体素质的整体提高,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
他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母亲年逾古稀,女儿在大学读书,下岗的妻子一心一意在家照顾先天性脑瘫的10岁儿子。他一个人苦苦支撑着这个命运坎坷的家。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家庭,钱,对他而言,比任何人都需要,都重要。
然而,2012年3月11日,当一位外地客人将装有8000多元现金和11万元银行卡的钱包遗忘在他的出租车上时,饱尝贫困生活的他,却在从天而降的巨款和亲人急需用钱的抉择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完璧归赵”。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在金钱和道德之间做出抉择,在他驾驶出租车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在车上捡到并归还失主的东西包括冬虫夏草、厨房用具、手机等,总价值超过20万元。他就是甘谷加林出租车公司的“的哥”李永生。
李永生用自己的纯真善良和朴实无华,演绎了人间大义,让古冀城的星空更加灿烂,让华夏第一县的大地更加壮美!经甘谷县委县政府倡议,一股学习李永生的热潮正在这片热土上迅速掀起。
甘谷县委书记贾忠慧一行慰问李永生。
看着脑瘫的儿子,李永生夫妇潸然泪下。
兰州失主给李永生送来锦旗。
新闻推荐
□通讯员席国平【本报讯】近日,由甘谷县人民政府主管,甘谷县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的《甘谷年鉴2011》出版发行。《甘谷年鉴2011》详细记录了“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甘谷县情。全书近50万字,...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