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席国平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春耕农忙时节,走在甘谷的道路田间和乡村巷口,到处呈现着一派“人勤地不懒”的景象。近日,记者下乡时了解到,今年不同于往年,“联村联户”帮扶送科技、送温暖行动犹如一剪春风,不仅给当下的春耕生产加油助力,还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心情、好盼头,让普通老百姓荡漾在一曲“双联富民”的春日丽歌当中。
甘谷历来是蔬菜大县和中药材种植大县,自联村联户的“春风”吹来,甘谷县更加坚定了“富民”决心,坚持走高山种洋芋,浅山抓果椒、川区种蔬菜和药材的农村致富途径。时下,干部下基层开展联村联户行动,做的最多的事是开展农技指导培训,走的最多的路是农村田间地头小径,讲的最多的话是抓好春耕备战、发展科技种植。立足农时,关心农事,心系农民,春耕备耕已成为当下甘谷县开展“双联富民”的主要内容。
白天,农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犁地、翻土、播种、修剪果树,忙成一片;晚上,村民们挤在一起听农技人员的讲座,学知识、谈经验、拉家常,热闹非凡;村民田增祥的妻子的病有望省城专家来诊断,田增祥感到春耕有力量了,来精神了……这是记者在磐安镇田家庄村的所见所闻。
金山乡东湾村村民张存真很“在行”的告诉记者,他刚刚接受了农技培训,知道了施加化肥的讲究,“化肥要适中,不浪费,与农家肥混合使用,才能保持土壤不板结。”(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记者了解到,由于近期开展的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农民对作物种植和田地施肥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西坪乡红凡沟村农民马回平告诉记者:“县上来了联系脱贫致富的干部,建议我今年选一块好地,多种些辣椒,这不困难,关键是缺技术,现在好了,村上就可以参加培训”。
从基础上做事,从源头上鼓劲,从根本上加力,随着“联村联户”行动的号角吹响,甘谷县同时加大了农机补贴投入,各种农用机械开始走入百姓家庭。有了政府补贴,省时、省力、高效的“铁牛”——拖拉机耕地越来越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以往一个人手扶步犁,汗流浃背,牲口吃力人劳累,一天只能耕一亩多地,现在用‘铁牛\’耕地,一个小时就能耕2至3亩”来自大石乡的李军娃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记者王晓馨【本报讯】3月27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卫东第二次来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点——甘谷县安远镇蒋山村,与村民一起共谋全村产业发展大计,寻找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