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胡丽霞
7月的甘谷骄阳似火。从甘谷县城一路向西,车窗外不时闪过成片的韭菜大棚,让人目不暇接。随行的甘谷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金菊琴告诉记者,近年来甘谷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县上的主导产业之一。
正惊叹于韭菜产业的庞大,满眼的绿色中,忽然出现了一排排列队整齐的白色大棚,这就是我们此行采访的目的地——磐安镇五坪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田间的柏油马路上,一车车已经摘下来的西红柿红的像火,绿的似玉,在阳光的照射下,煞是好看。大棚内,果农们正忙碌着采摘着已经成熟的西红柿。
“来,尝个我们的西红柿,又甜又沙。”看见我们一行人,刚从大棚采摘完西红柿的张子生热情地从车里拿出几个又红又大的西红柿让我们吃。“放心吃,我们这可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张子生拍着胸脯说:“这个基地实施的是标准化种菜,我们用的肥料是农家肥,农药用的是低毒高效品种,菜还要检测合格了才能上市,种菜过程比照顾自家娃娃还要细心。”说起种菜心得,仅有小学文化的张子生俨然一副专家派头。
“标准化设施蔬菜种植是该区域的主要特色。从嫌麻烦到自觉遵守,是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实惠让村民开了窍。”金菊琴介绍说,基地共辖谢家坪、李家坪、裴家坪、五甲坪、十甲坪5个行政村,当初实施时好多村民不愿意,但经过多年的时间探索,形成了以塑料大棚“春萝卜套果菜套菜花(甘蓝)”种植和日光温室果菜类种植为主的种植模式,也就是“五坪模式”。“村民们一年可以种三茬蔬菜,亩产1.0—1.2万公斤,亩产值1.3-1.5万元,反季节蔬菜生产让村民们看到了利益,也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目前五坪蔬菜和五坪番茄已经成为一种品牌。”金菊琴说。
“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种出来的菜就是不一样,卖相好、口感也好,即使价钱比其它蔬菜高同样很好卖。”正在给西安客商装车的五甲坪村民张相成告诉记者,这几年基地成立了协会,实行了统一品种、统一创建、统一防治、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八统一”管理,从种到收再到卖都不用愁。
采访快结束时,又有新疆的客商开了大卡车来收购西红柿。金菊琴说,五坪蔬菜已经销往新疆、内蒙、青海、陕西、广东等省份的各大中城市,成为甘谷蔬菜的形象和代表。用她的话说:“农民种下了金种子,迎来了富裕新生活。”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史载【本报讯】在750千伏变电站现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在中国供销甘肃东部(甘谷)物流中心建设处,在渭河堤防建设现场,一台台挖掘机、一台台搅拌机、一辆辆运料车有条不紊而...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