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使用了3年,由国家斥资400多万元建成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便成了摆设,武山县滩歌镇黑池殿村的村民还是不得不挑着水桶去蓄水池中挑水吃。看到当初接在自家院子里的水龙头滴不出一滴水,村民们不禁困惑了。他们在问:“为什么咱们村上的安全饮水工程这么短的时间就出现了问题?眼看一年时间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啥时间我们才又能足不出户吃到自来水呢?”
2012年6月18日,记者来到黑池殿村进行采访。走进村子,只见村民都挑着水桶去蓄水池中挑水。虽然每家每户的院子里有一个自来水龙头,拧开水龙头却难见一滴水。这些用砖包起来的自来水龙头周围大多已堆满了柴火或者其他杂物,成了村民晒衣服的架子,可以看出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使用了。
拧开水龙头,清清的自来水流出,直流进武山黑池殿村村民的心里。看着清澈的自来水,村民们开心地说道:“现在用水再也不用愁了,随开随用,又干净又卫生。”“足不出户,水龙头一拧就接水,再不用去河里挑水吃了。”记者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三年前在黑池殿村采访西北人饮工程竣工时村民们因能吃到自来水而充满幸福的一张张笑脸。
如今,院子里的自来水龙头成了摆设。一位村民对记者说:“唉,这接到院子里的水龙头自前年冬天就报废了。听说埋设于水源地地下的自来水管道坏了,来不了水了。”
另一位村民也说到:“咱们村上虽然不缺水吃,但是能将自来水管道接到院子里,到底吃水方便得多。当初自来水管道接到咱们院子里的时候,大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没想到才3年就吃不上自来水了。”
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天水市农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天水市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44.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5,加上入境水,人均仅有715立方米,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1995年以来,先后实施了“121雨水利用工程”、人饮水窖、一、二期农村人饮解困项目、氟砷改水项目、抗旱应急工程、母亲水窖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共实施13批工程,完成总投资52917万元,建成93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全市96.68万农村人口和538所小学11.95万名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8.6%。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减少了由于高氟、高砷、水污染等引起的疾病,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被广大干部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在我们无比庆幸浩大的惠民工程几年来给农村群众带来实惠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像黑池殿村的情况,在甘谷县大石乡、秦州区牡丹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今年4月份,市政协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和相关单位组成调研组,深入各县(区),采取现场察看、座谈、进村入户等方式,就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认为,目前天水市人饮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水站管理不够规范,管理服务水平较低。有的集中供水工程管理机构性质不明确,单位无账户,水费征收无正规票据;大部分供水站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临时招聘人员工资待遇低,不稳定;主管道巡查管理任务重,存在管护不到位的现象;村级用水户协会作用发挥不够,管理服务跟不上,绝大多数村未按计量收费,水费收取率低。实际用水量与设计相差较大,供水站运营成本较高。一是因农民外出打工、进城等因素,农村常住人口比设计人口少,加上一些农户仍用其它不安全的小水源取水,个别农户月用量不足1立方米,目前运行的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实际供水量仅为设计供水量的35%~60%。二是水价偏低,大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低于供水成本。麦积、武山、甘谷等县(区)川区村水费仅为每立方米1.5元。三是电价偏高,供水工程电价没有严格执行“农业排灌电价”,水费收入中约60%支付了电费,给供水企业经营造成困难。部分区域管线铺设及入户工程设计安装不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量大面宽,地形复杂,部分工程存在监管不力,管道埋设深度不够,容易发生冻裂或被重车压损的情况;一些地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之初未能与小城镇建设、乡村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通盘考虑,在运行过程中给主管道检修带来了困难,直接影响正常供水;部分供水工程试通水后,迟迟不能正常供水;原有入户工程设计简单,无防寒保暖功能,一些农户冬天用不上自来水。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不到位,部分县区供水补贴还未落实。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市级配套资金和部分县区政府补贴没有落实,给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及运行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目前清水、武山、秦安、甘谷四个县(区)政府按实际供水人口,每年每人财政补助5元,麦积、秦州两区和张家川还没有落实。水质监测检验和水源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一些较大规模的供水站,虽建设了自控设备,但受投资限制,仅做到了水泵的自动关停。各县区虽已建成了水质监测中心(站),配备了监测检验设施,但工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较低,水质监测还处在初级阶段。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政协委员表示,天水市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基数大,“十二五”期间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到2011年底全市还有159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农业人口的61.2%。这些地区的人口居住分散,地形复杂,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难度较大,任务仍很艰巨。
惠民工程要真正做到惠民,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位政协委员说,要使惠民工程长期稳定惠民,必须要强化领导职能,明确管理主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向群众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和饮用优质安全水的重要性,公开公示供水成本、价格和水费收缴管理办法,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坚持改革创新,实现互利双赢,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鼓励农民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水利建设领域,形成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出资建水利工程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实现投资收益互利共赢。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史载【本报讯】甘谷县坚持以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为方向,通过构建“一园、两带、三片”养殖经济圈,不断充实“畜牧龙头企业+基地+...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