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席国平
“很多人知道,‘十八大\’开幕了,听见广场上的声音,我也坐不住了,出来看一看,听一听!”家住甘谷县西坪乡姚家山村的70岁老人姚秉仁对记者兴奋地说。前几天,姚秉仁忙完农活,来城里工作的儿子家里享几天清福,大清早就听见冀城广场的大屏幕上播放“十八大”的盛况,他终于呆不住了。
“谈起前10年,家里主要靠种植小麦和洋芋,劳力少,收入低,日子过得紧巴巴,近几年,村里路也打通了,果园也建起了。转眼间,儿子在城里买了房,生活也富裕了,自己隔三差五就来城里住上七八天,日子过得很舒坦。”姚秉仁老人说得很带劲,说起“十八大”,他很早就关注着开幕的一天,因为每一次党的重要会议召开,对老百姓来说就意味着新的生活开始。记者电话随后联系到了姚家山村支部书记姚记海,他一听记者采访,就打开了话匣子:“10年前和现在根本无法比较,村里的变化大得很,以前路是羊肠小道,吃水也是来回一担挑,头疼脑热没法去大医院;现在不一样了,大汽车一下子能开到村里,全村全部是新建的房屋,看病就医不要钱,孩子上学免费,每天还给娃娃送营养早餐……”
正在蔬菜市场招揽买主的菜农王元灵告诉记者:“10年前,我拉的是架子车,走街串巷叫卖,一天下来最多挣个15块钱,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专门的菜市场,三轮车拉上一车菜,整车、整车地买,一天坐着收钱,少说也赚300元以上。”谈起党的“十八大”召开时的心情,她笑得合不拢嘴,只说了三个字——好得很!
在甘谷县医院,正在排队陪同母亲就诊的金山乡村民杨自强对记者说:“以前农村人往往是小病久拖成大病,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农村合作医疗,不愁医药费,就是再忙也要检查检查,况且农村的交通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早上看大夫检查身体,中午就在地里劳动,这几年农村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杨自强语重心长地说,“十八大”开幕了,对我们农民而言是最好的消息,现在农村形势这么好,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农民脱贫致富了,“十八大”要让我们致富奔小康哩!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史载隆冬时节,寒气习习,但甘谷县各项目建设现场却是热火朝天。从750千伏变电站工程,到古坡瓦泉峪堤防工程;从安远镇1000吨果蔬库改扩建工程,到新恒达污水处理工程……处处是喜人的...
甘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