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水讯(记者王兰芳)6月2日,甘谷县白家湾乡王家新庄村近百名村民集体会餐后时间不长,其中有部分村民陆续出现腹泻、发烧、呕吐等不良反应。经医院初步诊断,有27例被初步诊断为疑似病源性疾病。事发后,县上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四级应急响应,相关部门已将村民食用过的食物采样后送天水市疾控中心检验。目前,村民发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6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甘谷县祥和医院时发现,数十名王家新庄的村民连同家属正在病房休息。据村民王建强讲,6月2日,村民郭定义家盖的新房封顶,他和村民一起在郭定义家吃了他家做的面条后,就去帮忙干活。中午12时许,封顶的活基本完工,为了犒劳大家,房主给前来帮忙的村民在院中摆了好几桌,主要菜品有鸡肉、牛肉、猪头肉、鸡腿、凉皮等,看着如此丰盛的菜肴,饥肠辘辘的村民拿起筷子就着啤酒一顿猛吃海喝。当天晚上,一向身体不错的他突然肚子难受,继而发生腹泻、发烧等不良反应。据介绍,那天在郭定义家吃了午饭的有数十名村民和王建强一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事发后第二天、第三天,相继有50多人入院检查治疗。
随后,记者在甘谷县相关部门采访时了解到,6月2日,村民郭定义自建平房封顶后宴请村民,餐后12小时部分人员出现拉肚子现象,24小时后部分人员出现发烧、腹泻、头晕等现象。6月3日晚9时,第一批7人住进祥和医院,次日陆续住进39人;6月4日凌晨5时8人入住甘谷县医院。经调查,发病人员大多出现体温偏高、血象增高、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水样便等疑似食源性疾病特征,经专家会诊,初步诊断27例病例为疑似食源性疾病。
接到病情报告后,甘谷县委、县政府启动食品安全四级应急响应,责成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精心开展救治;责成食安办、食药监局派专人开展专项调查,对现场剩余食物、酒水、原料和病人排泄物采样,送天水市疾控中心检验。目前,除个别病人尚需留观外,其余人员病症均已消失,情绪稳定,已陆续出院。
新闻推荐
爸爸拉着鹏鹏的手,鼓励孩子找回信心。本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本报讯(记者薛长明 张宇 实习生张潇晖) 2个月时间不长,13岁甘谷男孩鹏鹏却尝尽人间痛楚;2天时间很短,他却感受到了从未...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