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穿行在316国道甘谷段,漫步在县城中心的北关村、南街村,行进在城郊的十里铺村、马务沟村,只见处处干干净净,五颜六色的花朵,泛出迷人的香气,大像山镇被“美丽”包围了。
大像山镇是甘谷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像山镇的环境状况如何,事关“美丽甘谷”之“整体形象”。镇上立足镇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详细划分了各村、社区的综合整治责任区域,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段责任制,全方位开展环境整治。
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先后组织群众600多人次,对冀城广场对面、农电公司对面、南环路两侧的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对南环路10余处破损坑洼路面进行了平整铺砂;组织高桥、白云两村清理清运沙沟内陈年垃圾200多方;组织狄家村群众100多人次对狄家村农综路上的垃圾、秸秆进行了一次性彻底清除,对十里铺初中东墙头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清运,并在该段建立了由村上清扫保洁、学校周末清运的联动管理机制。
以316国道、西环路、冀城路、麦甘路等4条路为主,清三堆、清路障、拆除乱搭乱建板房和窝棚,清扫清运生活垃圾;主干道内侧巷道环境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村、社区组织村民进村了彻底整治。结合防汛,组织各村对群众扩清渠道13公里,北关村筹资98万元对西风波渠长约500米的渠道和巷道重新整修。结合316国道改造项目,沿线村委干部主动联系甘谷公路段,对镇境内13公里长的316国道两边配套设施进行了新修扩建,使316国道沿线环境面貌大为改观。镇上还逐步探索建立划段包干制、垃圾清运承包制等长效机制,将已有的33个公益性卫生保洁岗位分配到各个区域,实行常态化管理,做好公共区域日常保洁工作。
新闻推荐
旗帜的力量 ——甘谷县大像山镇党委“7·21”暴雨抢险救灾纪实本报记者席国平王晓馨
7月21日下午3时,甘谷遭遇了近30年不遇的暴雨灾害。县城中心告急!洪水齐腰身漫过;白云村告急!4间房屋倒塌;柳湖告急!全城最低凹处的群众急需撤离……险情几乎从大像山镇的各个角落发生,而无情的暴雨...
甘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