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是国家级贫困县,受历史、自然、观念等诸多因素制约,甘谷农民的现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国家统计局甘谷调查队城乡一体化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上半年甘谷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485.68元,同比增长15.72%,其中工资性收入上涨是拉动现金收入增长的最有力因素。上半年甘谷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171.21元,同比增长32.89%,占农民现金收入的47.12%。其次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是现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上半年甘谷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为969.55元,同比增长16.36%,占农民现金收入的39.01%,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二大推手。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主要源于第一产业收入的增长。上半年农民第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811.24元,同比增长77.83%,增幅较高。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容纳劳动力数量有限,劳务输转难度大。二是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第一产业拉动,模式过于单一。三是农业基础条件较差。南北山区大部分土地瘠薄,水、田、路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四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雇工费上涨,生产成本增加,规模养殖风险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农民增收。五是以农产品加工、运输为主的龙头企业较少,且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加工增值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十分有限。
针对出现的问题,甘谷县积极探索助农增收新途径。一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结合本地实际,广辟劳务基地、开拓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规模、强化技能培训、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大劳务输转力度,降低农民工外出盲目性。二是加大财政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良种、种粮、农资综合、生态环境、农村危房改造、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补贴,发挥财政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三是强化惠农政策力度。认真落实好粮食、生猪、农资、良种、农机具购置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搞好农民的医疗、养老保险工作,使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壮大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畜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增加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积极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促使本地的农产品走出去,帮助农户创收;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农家乐”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甘谷县举行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2013年大学新生助学项目发放仪式”,为甘谷县考上二本以上院校、品学兼优的4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宝马爱心助学金。据了解,在省慈善总会的全...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