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巾帼十杰展风采陇原女性筑新梦

来源:甘肃日报 2013-10-11 20:38   https://www.yybnet.net/

巾帼十杰展风采陇原女性筑新梦

巾帼十杰展风采  陇原女性筑新梦

2013年8月13日,甘肃省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上,省妇联表彰了第四届甘肃省“巾帼十杰”。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层面,她们经过了层层推荐评选和公示脱颖而出,她们代表着时代女性的卓越成就与可贵精神,她们也证明着女性在社会发展、文明传承、道德建设等方面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她是一位无私奉献的科研人员,为了科研事业,毅然决然地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来到了这片黄土高原;她是一位桃李芬芳的人民教师,为了培养杰出人才,毫无保留地将她的科研理念、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们。她就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红。

2002年7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为攻克重离子治癌关键技术问题,以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引进国外杰出人才”项目将张红教授聘回国内。她先后负责组建了“甘肃省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基地”“甘肃省重离子束辐射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重离子辐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为在我国实现代表放射治疗最先进技术的重离子治癌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自主实现重离子治癌的国家。

张红研究员在研究工作中倾注了所有的精力和情感,扎根西北,一干就是十多年,“舍小家、顾大家”的科研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25年,她用仁心致力于“试管婴儿”的探索研究;25年,她用仁术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25年,她用行动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真谛。她就是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院长张学红。

张学红从事妇产科学、生殖内分泌学、生殖医学及生殖生物工程的临床工作和研究应用工作二十余年,先后创建西北首家“月经病不孕症专科”“生殖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生殖医学研究所”“胚胎干细胞与再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暨甘肃省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带领专科医院被评为“国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甘肃省辅助生殖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生殖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带动着西北地区生殖医学的发展。

张学红说:“我们追求的快乐是病人的喜悦,那种成就感是伴随着激情和理智的。我们感谢患者,是她们的信任,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博士生导师、教授,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植物病理系主任,院党委委员,她就是甘肃省首位获得“巾帼十杰”荣誉称号的高校教师徐秉良。

她主讲的《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她主持的教改项目“植物病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2005年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0多名硕士生、 7名博士生就是她教学成果最好的证明。

科研成果天然南瓜籽仁一代杂交种金平果一星和金平果二星两个新品种,至2009年推广面积达80多万亩,分布全国11个省,创经济效益8亿多元;《黄瓜花叶病毒的致病力分化与株系间交叉保护作用的利用》2005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与成球繁育技术研究》200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国家级和省级项目2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10余项,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为甘肃远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羽桐不仅端庄、美丽,更有着仁爱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她不仅带领远达集团持续发展,还积极为社会作着力所能及的贡献,帮助贫困学生,关心弱势群体,救助受灾群众……甘肃远达集团成立于1997年底,经历了十六年的商海搏击,公司已迅速成长为多元化产业集团公司,涉及金融、地产、文化传媒、养老养生、生态林业、矿业等行业,业务遍及北京、天津、四川、海南、山西、甘肃等数省市。近两年,集团公司还与省内外著名企业合资成立了以商业地产为龙头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集团公司资产总额已达39亿元人民币。

多年来,刘羽桐带领远达集团在全国各地的社会公益性支出累计已达5880万元。1997年,为了响应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集团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绿化面积达1900余亩,规划绿化总面积4500亩。

苏凤丽为秦腔泰斗李正敏先生(敏派)传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女士亲传弟子。从艺二十多年来,苏凤丽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通过50多本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10多本现代戏中,创造和扮演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完善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和艺术功力。特别是在得到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女士的悉心教诲与真传后,全面掌握了秦腔肖派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点,通过演出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近年来,苏凤丽同志又对敏腔(既秦腔泰斗李正敏先生创造的唱腔)悉心研习,并在秦腔改编移植剧目《锁麟囊》薛湘灵的扮演中,学习兼收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砚秋“棉裹针”唱派特点,使程、敏两派得以结合,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在表演中苏凤丽同志能根据人物和自己的理解进行角色创造,并随着演出实践,深化角色个性的创造。曾先后主演《锁麟囊》《玉堂春》《梨花情》《铡美案》等剧目。

甘肃省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三级警监干玉梅从基层的分队长、中队长到监区长、副监狱长、监狱长,30年一路扎实走来,留下了一串串无私奉献的闪光足迹,带出了一支有坚强战斗力的警察队伍,挽救了一批又一批曾经迷失了方向的女人,谱写了一曲共和国女警官的忠诚之歌。

她坚持把90%以上的外出培训机会留给一线民警,为民警职工办理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保险;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坚持每年为民警职工进行体检;民警及家属患病,她一定会亲自或派人慰问,并帮助安排住院和手术。

她用真情弹奏法、理、情协奏曲,赢得了全体服刑人员的信赖、爱戴和尊敬。被誉为“特殊园丁”。她主张设立“特困帮扶基金”,对家庭有特殊困难、家人有重大疾病或无力担负子女就学学费的服刑人员给予帮助。八年来,坚持为服刑人员祝贺生日,更成为高墙之内最温馨的风景。

昔日的万亩荒山,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变成了绿色家园。这是李勤英的杰作。

出生在甘谷县的李勤英,1998年从甘肃中医学院毕业。2003年,她承包大庄乡朱权村3000亩荒山秃岭的整地和绿化项目。虽然这项工程不仅没有一分钱收入,反而赔了5万多元,但她用愚公移山精神绿化的这段路,成活率在98%以上,成为进入甘谷境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0年,她在甘谷县的大像山镇发展优质苹果基地3000亩。栽植天汪、俄矮等优质苹果苗木,同时配套相应的水、电、路设施。她打算用5—8年的时间,通过返租倒包、租赁承包、合伙入股等形式,流转群众土地,种植优质苹果,形成5000亩左右的优质苹果核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1万亩优质果园。同时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实现公司、群众的利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的奋斗目标。

今年40岁的马兰,1993年8月从东乡民族中学毕业后,在家乡的赵家乡中心小学当了民办教师,而且一干就是10年,并且很快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然而,刚到甘土沟村时,教学点上什么都没有。思虑再三,马兰决定捐出自己的承包地3亩,并自筹木材、资金,自己动手,修建教室。从此,大山深处有了琅琅读书声。教学之余,马兰主动找村干部和家长宣传、动员,给群众讲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讲述上学的好处。一些家庭无力承担课本费、杂费等,学生的入学率不高。马兰每学期都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购买课本、作业本、铅笔等发给贫困学生。有些学生离家远,中午只能在学校啃干馍,马兰便替学生们烧开水,还时常给学生们梳头理发。在留守儿童的心中,马兰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妈妈”。几年来,甘土沟教学点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均在东乡县山区同类型学校中名列前茅。

海拔3600米以上的甘南达久滩草原,不通车不通电,空气稀薄、气候寒冷阴湿。十几年来,她以娴熟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克服重重困难,守卫着当地7000多名农牧民群众的健康,她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马背天使”。她就是甘南州夏河县桑科乡达久滩卫生室乡村医生旦正草。

1996年,旦正草从省卫校毕业后来到夏河县保健站工作。她看到,由于不能及时诊治,许多本可救治的病人却离开了人世。这些事对她触动很大。2000年,旦正草通过自学考取了医师证,一人来到了达久滩村,办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村卫生室。18年如一日,无论有多累,有多苦,旦正草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病人床前,把火热的温暖送到了每个农牧民群众身边,她的腿脚和胳膊上残留着许多摔伤的疤痕。

2004年,旦正草将自己四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2.2万元现金,全部无偿捐献给自己的母校——桑科乡寄宿制小学,并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旦正草助学金”。

她只是一个养女,可20多年来,她用无私的爱,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高龄奶奶和养父,毫无怨言,她用大山般厚实的情怀向世人诠释了亲情真爱,她就是陇南市两当县金洞乡太阳村村民王冬梅。

两岁的时候,王冬梅被养父母收养。由于老人陆续生病,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火做饭、喂猪拾柴,帮老人穿衣、洗脸、梳头,奶奶和养父长期卧床,王冬梅每天帮他们翻身、按摩,还经常把他们抱到院子里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老人卧床三年,身上没有一点褥疮。2006年,奶奶和养父相继故去。她的丈夫却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生活的重担又一次压在她的肩上,但王冬梅只有一个信念,好好活着,尽孝尽责。

如今,王冬梅通过养牛、养鸡,还清了债务,两个孩子也学会了做饭和理发的手艺。回想起从前的日子,王冬梅坦然地说:“我不后悔,赡养父母,伺奉老人,这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新闻推荐

人勤春来早陇原大地春耕备耕忙本报记者 王朝霞

人勤春来早陇原大地春耕备耕忙冰封的土地渐次消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陇原大地喜迎几场弥足珍贵的降雪,让干渴的土地普惠甘霖。瑞雪滋润了田野,有效缓解了土壤旱情,为全省抗旱减灾、春耕备耕带来了新...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向综合服务延伸2014-05-08 18:41
猜你喜欢:
评论:(巾帼十杰展风采陇原女性筑新梦)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