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史载
巍巍像山传捷报,滔滔渭水送佳音。
刚刚过去的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甘谷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深入推进“强农、重工、活商、兴教”四大战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喜人局面。2013年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50.1亿元,年均增长16.6%;大口径财政收入4.19亿元,年均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81.65亿元,年均增长4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年均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亿元,年均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年均增长23.4%;农民人均纯收入4615元,年均增长17.8%。
承上启下写辉煌,继往开来谱新曲。
万马奔腾的2014年已经悄然走来,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在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既将来临之际,记者就甘谷县如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市“两会”精神,奋力推进甘谷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全力推进富民强县步伐,采访了中共甘谷县委书记贾忠慧。
记者:贾书记,您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您认为甘谷如何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贾忠慧:就当前来讲,我们要狠抓“三个结合”,努力将会议精神融入到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双联”工作相结合,与“效能风暴”行动相结合。从长远来讲,我们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以商兴城、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全面发展”的整体思路,强力推进“一城三园四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全国历史文化名县、西部特色农产品大县、全省教育强县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实力较强的现代化三级城市。甘谷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我们将始终坚持“六个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发展共识,助推转型跨越。一是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结合产业发展现状,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壮大县域工业规模,繁荣发展商贸旅游,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二是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着力重点,常抓不懈,积极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弥补发展短板,破解瓶颈制约,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工作水平。三是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大力推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用足用活“县内”和“县外”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发展动力。四是更加注重文化创新,不断提升创造活力,努力把县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服务,努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彰显甘谷特色文化的魅力,逐步融入关天旅游经济圈。五是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是更加注重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贯彻为民、务实、清廉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力度,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加大干部作风转变力度,提高党领导和驾驭发展全局的水平和能力,为助推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记者: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已经确定,要把发展的蓝图变为现实,您认为应着重抓好那几方面的工作。
贾忠慧: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集中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我县正面临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步入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以“科学发展、转型跨越”为主题,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基调,按照“以商兴城、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一城三园四基地”建设,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着力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以商贸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为重点,着力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以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以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预期目标是:2014年生产总值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0%,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2%。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措施,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3341”项目工程、1236扶贫攻坚规划、灾后恢复重建、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精心谋划、科学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严格执行项目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资金筹措、协调服务和督促落实机制,全力抓好规模总投资300多亿元的140个县列重点新续建项目,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机制、一抓到底”。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和领导包抓重大项目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廉政工程、民心工程。以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胸怀、开放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开发,以大开放引大项目,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二是发挥优势,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强力推进“43633”现代农业发展计划,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保证粮食稳定增产;鼓励和支持群众种植辣椒、地膜洋芋、中药材、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抢抓全市百里工业长廊建设机遇,借助六峰工业园区纳入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重要平台,加快祁连山佑安制动公司等入园企业建设步伐;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全力支持大唐甘谷发电厂等骨干企业达标生产,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围绕打好“华夏第一县”文化品牌,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快大像山文化主题公园二期、仿古文化一条街、浙江(甘谷)商贸城建设步伐;启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客货运中心、陇东南汽贸城、汽配城等项目建设;加快古坡草原旅游资源开发进程,培育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旅游商品,配套完善交通运输、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
三是基础先行,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高标准建设大城区,全力配合支持甘麦二级公路、316国道甘谷段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大城区规划,大力实施“路网、市政、安居、美化”四大工程,加快城西区、渭北区和冀城路两侧开发建设步伐,加大停车场、便民市场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县影剧院、南滨河路沙沟大桥至新城路段、富强东路、城西区供热等工程,启动实施城区供排水管网改造、天然气输配、南滨河路东延改造等项目,着力加快磐安等小城镇建设步伐,切实增强承载聚集功能,打造连接城乡、辐射农村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片带式建设新农村,要突出产业支撑,坚持科学规划,整合项目资金,强化基础设施,着力抓好磐安五坪、六峰片区、大石川道新农村示范片带建设,带动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网络化建设大交通,要抢抓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东部大会战和我县被列入全省交通扶贫攻坚试点县的机遇,狠抓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清溪河贯寺大桥和泾甘公路散渡河大桥建设,争取实施通甘公路改造、礼辛经徐坡至谢家湾永丰道路改建等项目,新修通村水泥路300公里以上,力争年内70%以上行政村通水泥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是强化载体,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以解决贫困村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电力通讯、社会事业等根本性、长远性民生问题为重点,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强力推进整乡整流域扶贫开发,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强与省市帮联部门的衔接沟通,全面落实“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大力推广“2+1”帮联模式,引导和鼓励致富带头人、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双联行动,形成加快脱贫致富的强大合力。以完善的机制和严格的责任,促进扶贫攻坚行动深入开展。
五是注重统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县职校、民办校扶持力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甘谷一中等高中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突出抓好城乡薄弱学校改造和幼儿园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力做好毛家坪遗址抢救、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争取早日启动实施县体育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项目,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做大做强大漠行麻鞋、脊兽制作等文化骨干企业,走特色化、多元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社保、低保运行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六是建管并举,加强美丽甘谷建设。切实管好公益林,大力开展绿化造林,以公路沿线、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入推进天保二期等工程,大力实施县城和小城镇绿化美化工程,大幅度增加城镇绿色空间。教育引导城乡群众不断提高文明素养,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县城街道、乡镇中心、公路沿线、景区周边、市场附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积极探索社会化、公司化的环境综合治理办法,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环境整治,努力营造整洁卫生、秩序良好、安全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
七是协同推进,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注重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履行属地管理职责,以网络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诉求,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救助等重点工作,认真办理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反映的突出问题,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和社会治安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深化“平安甘谷”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新闻推荐
新春伊始,甘谷大地生机盎然,不论是山乡农田里,还是川区蔬菜地,或是机关部门、企业工矿和街头店铺,到处都散发着繁忙工作的“火热状态”。2014年,甘谷县将全面铺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