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元老师给孩子们上课。
他在大山深处当了30年教师,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甘谷县城。他有一个心愿,就是走出去看看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回来讲述给大山里的孩子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愿望被当地一家公益组织的爱心人士获知,并发布在新浪微博上。今年暑假期间,在两位广东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第一次走出大山,进行了一次圆梦之旅。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大山,分享了他圆梦后的喜悦!
坚守信念 从教30年未出过远门
9月8日,记者无意中在甘谷县龙渊公益QQ群中获悉,有着30年教龄但从未走出过大山的甘谷县磐安镇金川乡马家滩小学王茂元老师,近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到香港进行了一趟圆梦之旅。9月9日,记者和发布消息的甘谷县龙渊公益负责人王先生取得了联系,随后专程赶往甘谷县对王茂元老师进行了采访。
当记者随同王先生前往马家滩小学时,一路的艰险始料未及,道路崎岖坎坷,四面则是悬崖峭壁,令人望而生畏。在大山中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终于来到了这所坐落在深山中的学校。
放眼马家滩小学,3间不到10平方米的泥瓦房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课。即使是白天,也要靠那盏60瓦的白炽灯的光亮读书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是什么样吗?飞机很大,和我们平时仰头看见的不一样,那上面能坐上百人哩,飞机上还有电视……”当找到王茂元老师时,他正在4年级和5年级教室,给4年级学生上数学课。当看到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王老师停止讲课,开始向孩子们讲起前一段时间他的香港之旅。顿时,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就连正在做作业的5年级学生也抬起了头,齐刷刷地睁大眼睛听着王老师的讲述。
王老师说,从这学期开始,他上课的内容又增加了一项,就是给学生讲他这次走出大山看到的外面的世界。
“唉,我活了大半辈子,这次走出大山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大山。”快下课时,王茂元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一阵冷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此时,大山内外温度相差十几度,大山外的人们穿的是短衣短袖,大山里的老师和孩子们却身着棉衣毛裤。
眼前的王老师,一米七的个头,身显单薄,脸色蜡黄,戴着一顶灰帽子,穿着一件袖口打着补丁的棉袄。
“当了30年的老师,平时忙着带学生,放假后忙着种地,最远是去甘谷县城开会,一直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但从未实现过。这次多亏龙渊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和广东的爱心人士,帮我完成这个心愿。”一提起这次香港之行,王老师感动地说道。
王茂元是土生土长的马家滩村人,1984年初中毕业后,因学校缺少老师,他经村民推举、村委会审核,被吸纳为马家滩小学代课教师。
“从这里走一趟县城,步行要6个多小时,上完小学我就在金川乡读初中。从那时起,我发誓以后一定要离开大山,但当老师后,就从未出去过。”王老师说。
初到马家滩小学任教时,教室是用泥巴筑起来的,只要下雨屋子里就满是泥水,而且光线不好,影响孩子们上课。他便和老校长找到村干部,通过协商,腾出了大队的3间房子当了教室,环境虽简陋但起码可以遮风避雨。
两年后,王茂元通过参加考试,转为正式教师。艰苦的条件让很多优秀的年轻教师望而却步,有教师在报到那天便辞职不干了,多年来,新教师来了又去,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他和老校长两人。
当被问及为何没选择外调到条件较好的乡镇小学时,王茂元说:“我一走就再没有老师了,孩子们就得转学,还要走更多路程上学。看着孩子们和乡亲们期盼的目光,我就得担起这份责任。”
此后的30年里,即便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他也从未产生过离开山区孩子们的念头。
马家滩小学学生人数最多时有140多人,最少时为现在的46人,由于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所限,学生们从5年级开始就得到乡上去读书。在大山里,学生们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基本都有三四公里,往返要花去将近3个小时。2000年,老校长退休了,作为这所小学唯一的正式教师,他身兼多职——砖瓦匠、保安、门卫、五个年级的老师、孩子的接送者。
王老师自己也没统计过到底教出了多少学生,但是他讲,这周围40岁以下、上过学的村民大部分都是他的学生。
坚守成了一种习惯和信仰。王茂元用人生近半的时间,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山里的孩子。
爱心接力 让圆梦之旅启程
王茂元老师今年已51岁,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在自己退休前能够走出去看看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回来再讲述给大山里的孩子们。
2013年6月,甘谷龙渊公益组织的几名志愿者在来到马家滩小学支教时,了解到王老师的愿望。在龙渊志愿者们的眼里,王老师的奉献精神极为宝贵,值得发扬学习。回去后,志愿者们立刻将王老师的这一愿望发布在新浪微博上。
通过网络扩散,今年7月,两位广东佛山商会的爱心人士在网络上获悉王老师的心愿后,主动打电话与甘谷龙渊公益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帮助王老师圆梦,由佛山商会的爱心人士出资,让王老师走出山区到发达城市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并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回来后可以讲述给山区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树立好好学习、走出大山的信念。
8月10日,王老师在龙渊志愿者的帮助下,办好了港澳通行证,准备启程。
由于王老师从未出过远门,30多年最远只到过甘谷县城,为了王老师的旅途安全,龙渊公益的志愿者们在网上发起了爱心接力,从甘谷火车站送上火车,到咸阳火车站下车出站、住宿,再到第二天一大早前往咸阳机场、办理各种登机安检手续,最后到达广州白云机场。在志愿者们的一路护送下,走出白云机场的王老师顺利与佛山商会的爱心人士会合了。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王老师在佛山爱心人士的陪同下,来到了香港。夜色下的维多利亚港湾是美丽的,王老师淳朴的笑容里包含着感恩与信念。
说起此次的圆梦之旅,王老师数度眼眶红润。当记者问及此次圆梦之旅给王老师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时,王老师说:“走在香港繁华的大街上,一切都是陌生的、新奇的,可当我看见一面五星红旗时,它和我们学校操场上那面国旗一样鲜艳,我觉得自己和香港不那么生疏了。”
“我当时就想,回来一定要把所见所闻好好讲给大山里的学生们,让孩子们好好学习,以后走出大山,也来看看香港的五星红旗。”王老师感慨道。
传递梦想 走出大山也成孩子们的愿望
“王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城里的事,我从没去过县城,也没坐过火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有机会去感受外面的世界。”4年级学生王兵对记者说。
“王老师说香港很美,我只是从电视上看到过香港,我以后一定要去那里看看。”3年级学生王爱民说。
“我们都喜欢听王老师讲他这次出门看到的一些事情。”2年级学生王燕羞涩地说。
听着孩子们的谈话,站在教室角落的王茂元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在外面转时,心里一直想着我的这些学生,这次旅行不光圆了我的梦,还给孩子们种植了一个梦想,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我只希望我的这些孩子都能走出大山。”王茂元深情地说道。
上课时间到了,王茂元快步走出教室,从办公室拿出了他用了30年的手摇铃。摇完铃之后,他又迈开脚步向教室走去,零星的阳光洒在他已经不再坚挺的背上,转眼间,教室里又传出孩子们琅琅的书声。
文/图 本报通讯员 王军 记者王兰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卢伟山)记者日前从省文物局获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25个项目入围终评,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境内的毛家坪遗址成功入选。 毛家坪遗址位于天...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