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绚丽甘谷绽放“五朵金花”特约记者 史载

来源:天水日报 2015-04-07 12:59   https://www.yybnet.net/

清明前后,乍暖还寒。但关不住的春色,却早早浸染着古冀大地,而绚丽甘谷绽放的“五朵金花”,更为这如诗的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劳务金花。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去搞劳务已成为甘谷农民的首选,县上也把“劳务经济”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事来抓,先后建立了上海等多个省、市级劳务工作站,帮助农民工就业、维权。目前,甘谷劳务金花已结出累累硕果,劳务经济已从苦力型向技术型、散兵游勇型向集团作战型发展,全县年外出务工人员1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

果椒金花。早在1958年,甘谷县白家湾乡沿316国道的马耳湾、新庄等南山区村就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王家新庄村户均3亩果园,白家湾乡康家坪村由于苹果品种新,价钱好更是后来居上。地处渭河北岸的安远镇店子村,借助安丰渠渠口有水这一得天独厚的灌溉条件,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目前果业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大像山镇十里铺、六峰镇金坪等村则大力发展花椒,每到盛夏,花椒绿中透红,带给农民丰厚的回报。

畜牧金花。“房前屋后不让闲,养鸡换个油盐钱”。这是过去甘谷县单家独户养殖业的现状。在“全县抓养殖”强有力举措的推动下,全县已建成“一园两带三片”养殖经济圈,畜禽饲养量达到了280多万头(只),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247个,规模养殖户15845户,龙头企业14家,养殖合作社26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了2.6亿元,农民牧业人均收入达到了805元。

蔬菜金花。从刘家河到渭水峪,东西近50公里的“渭河金腰带蔬菜园”生机盎然。“我的1亩大棚,去年收入3万多元,这在我们村还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收入达5万多元”。磐安镇西街村村民潘水新说这话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蔬菜经济已成为川道区农民的主要收入,全县15万亩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大王萝卜”、“五坪模式”、“两山辣椒”已成为甘谷蔬菜经济的“代表作”。

洋芋金花。洋芋在甘谷种植历史悠久,该县把山区种洋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基本生活的大事来抓。渭北八里湾等8乡镇种植的洋芋已跨洋过海远销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甘谷农民的“出口商品”。目前全县洋芋种植面积已达10多万亩,成为农民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粮食”。

新闻推荐

甘谷9亿资金助力扶贫开发

本报讯【特约记者刘燕】“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要将整合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彻底改变项目区农业基本条件,培育和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切实放大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甘谷县扶贫办...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绚丽甘谷绽放“五朵金花”特约记者 史载)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