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大县,甘谷县把“文化强县”作为小康甘谷建设的主要矛盾去抓,县上充分利用古文化,建设新文化,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元素和艺术内涵,形成文化与经济发展新的结合点,使文化的“软实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和节庆文化进一步活跃,全县广大文化工作者开展文化创作得到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蓬勃发展。该县坚持打石窟牌,走特色路,充分挖掘三国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石窟文化资源,全力抓好文化品牌建设,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甘谷县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正逐步提高。同时,甘谷县还建成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多个较高标准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个村级标准篮球场、400多个农家书屋。
文化软实力,需要真金白银硬建设。甘谷县在文化建设“一张牌统领”,“三园区”支撑,“一条线”带动,“八工程”推进的同时,引进文化产业项目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亿元,文化产业投资3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亿元,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千余人。该县大力挖掘整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谷脊兽”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连续举办多届大像山民俗文化旅游节,逐步形成了西接武山水帘洞,东接天水麦积山的大像山石窟——尖山寺森林公园——蜀汉大将军姜维墓这一陇上精品黄金旅游线路。
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民生工程正发挥着积极作用,数十支民间文艺团体长年活跃在基层,为群众送去精神文化大餐。甘谷麻鞋等文化产品漂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让城乡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甘谷县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武术之乡”等诸多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科学储粮储出“良田万亩” 彩钢板组合小粮仓乐了农家人本报记者景春燕余碧波
...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