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且大面积为山旱地,在对外开放的滚滚春潮中,深得市场经济精髓的甘谷农民懂得,要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势必突破本县、本省乃至本国的地域界限才能有所发展。
安远镇史川村农民朱奋斗,三年前去永登承包经营土地,一家人租下30多亩耕地,机械耕种小麦等粮食作物,年纯收入超10万元。他尝试成功后,又介绍其他亲友去永登承包经营土地,一个个耕种土地的农民成了田野上走出的大老板。新兴镇王家村青年农民王哲到“口外”的新疆耕种土地,在乌鲁木齐市郊租种土地百余亩,种植玉米、黄豆等大秋作物,实行全机械化耕作,10年时间他已成了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
不仅如此,甘谷农民还把世世代代沿袭的种地触角伸向了国外。渭阳农民张万祥踏出国门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办砖厂,吸收本地50多名农民国外打工,打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6万元以上,在异国他乡梦圆小康。年近不惑的农民陈士礼远赴俄罗斯租种土地近百亩,他克服气候环境等不适应因素,艰苦创业,10年间创下殷实家业,成为甘谷人跨出“家门国界”创业的典型代表。
甘谷农民驰骋大江南北开厂设市,已不再是新闻。但是,有谁能料到,近年来几近在每个“地球村”留下了一串串脚印的甘谷农民,种地办厂也能跨出“家门国界”。据了解,甘谷县目前已有近千名农民赴省内永登,省外新疆、青海,国外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等地租赁经营土地,总面积逾万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自“1+17”***工作开展以来,甘谷县秉承“合理布局、方便村民、便于管理”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标准卫生室建设工作。截至目前,12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在标...
甘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