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镇馆之宝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

来源:甘肃日报 2016-03-22 07:31   https://www.yybnet.net/

镇馆之宝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局部)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

出生时代:新石器时代

出土地点:甘谷县

珍藏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晚期器物,1958年出土于天水市甘谷县西坪遗址,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馆藏专家鉴定组将其定为国宝级文物。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厘米,泥质橙黄陶,深褐彩,小口,长颈,平底,颈部有堆绳纹一圈。彩陶瓶腹部两侧有对称桥形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鲵鱼脸部器官用圆、十字、横线描绘,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酷似人形,生动可爱;头扁圆,大口露牙,长条曲折身躯,两侧饰爪形纹,尾大而扁,体上有斑纹。身躯卷曲似在游动,两只前肢仿佛在支撑着身体,使头昂起,鲵鱼的头与尾须自然相连,构图简单明了,线条奔放潇洒。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代表器物。仰韶文化是距今约7000~5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为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仰韶文化是农业文化,仰韶先民多在河边生活,所描绘的动物纹样主要是鱼、蛙和鲵鱼纹。瓶体上的图案准确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腹部彩绘有鲵鱼纹的器物,在甘肃省天水石沟坪、武山傅家门均有发现,但在构图和创意上,甘谷西坪的这一件有其独到之处。

鲵鱼,因为“声如小儿啼”,所以又叫“娃娃鱼”,在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分布,但甘肃省只见于天水武都两个地区,此瓶正好发现在这一范围之内。远古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不同氏族的人群,他们结成较大的部落,在文化上互相影响,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交流,但各自氏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性,并各有其信仰和崇拜。同半坡的人面鱼纹一样,这件彩陶瓶上的鲵鱼图案也是器物制作者信奉的神话形象。关于这件彩陶瓶上的动物形象,考古界也有争论:一种意见认为纹案是娃娃鱼的真实图案;有专家分析人首蛇身的图案是伏羲氏的形象;还有学者认为此图为龙的原始图形。但不论是何形象,这件彩陶都让人们充分领略了彩陶的无穷魅力和幽远意境。 (刘亚珩)

新闻推荐

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会召开 欧阳坚出席并讲话

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会召开欧阳坚出席并讲话本报甘谷讯(记者牛彦君)7月5日至6日,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会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在甘谷县召开。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灵凤山寻幽王琪2016-04-14 11:01
猜你喜欢:
评论:(镇馆之宝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