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综合新闻部主办·电话:8286509
●记者雅春何郁少娟
7天,办理好入园审批各项手续。
11个月,建成并试生产。
这是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的开发区速度;这是华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造的建设奇迹。
迎着八月的阳光,走进位于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棠工业园区的华洋电子公司,宽敞的厂房、先进的设备、舒适的工作环境、洁净的餐厅、安全的住宿条件以及着装整齐、充满朝气的员工,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华洋电子公司采访,听的最多的词语就是“效率”。
没有行动就没有效率,而速度就是效率。作为首家落户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社棠工业园区的企业,华洋电子公司以高效的运转速度和工作效率引人注目。该公司于去年7月由天水华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奥美特科技有限公司及南京客商杨建斌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3000多平方米,项目概算投资8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建成后,年生产能力1亿元,总规模生产能力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组建一个多月后华洋公司便入驻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公司始终以高效为原则,争时间,赶速度,保质量。截至目前,已完成引线框架车间主体,研发中心A、B号楼主体,测试中心、围墙基础等,工程量超过3000万元。
华洋公司的速度和高效,不仅体现在建厂快,还体现在出产品快。动工兴建到试生产,他们只用了11个月。
陪同我们采访的光刻公司总经理康亮说,华洋公司分为微电子公司、光刻公司和电声公司三部分,目前三个公司都已经开始出产品,并向上海等地供货。公司的技术骨干主要从南方引进,员工则以当地招工为主,目前已有160名员工。他表示,如果全部设备安装到位运转正常的话,光刻公司年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可为三四百人提供就业岗位。
20岁的王文娟是电声公司的操作员,采访时,她正在包装手机受话器。小小的受话器,她每天要包装20批,每批200个,即4000个。记者问她做这些活累不累?她带着轻松地笑容说:“不算累。在这里每月可以领到800元,还有计件收入,公司管住,吃饭有补助,而且有同龄的工友,挺好的。”
目前,华声公司的订单已经排满,手机等配件的需要量很大,但因为公司现在只有4条流水线,加之工人大多是新手,生产能力还很有限。
站在略显空旷的车间,来自厦门的总工自信地说,他们计划在华声公司上10条流水线,光这一项年产值将达到300多万元,届时,不仅能满足外地订单的生产需求,还可以多招收一些当地务工人员。华声公司的生产也会由目前从外地进原材料实现天水产销一条龙,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问及对开发区的发展前景,微电子公司负责技术的缪正华说,虽然开发区从发展上来说,较之南方起步显晚。但是,天水地处陕、甘、宁、川四省交界处,是联系西北与中原及西南的交通枢纽,又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圈内,其发展对陇东南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辐射带动作用。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这无疑给落户开发区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介绍说,微电子公司依托天水华天微电子为主要客户,生产涵盖计算机、打印机、手机等各个领域的产品,销路很好。这位一脸稚气的“老”技术员对开发区的美好远景和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站在一旁的康亮插话说,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热忱支持和对入户企业的鼎力相助让他们感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包抓领导多次到企业调研,关心企业发展,协调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开发区管委会给予企业很大的帮助。企业建成试生产后,用电成了大问题,在管委会的积极争取和多方协调下,目前,一条供开发区企业专用的电路已经安装到位,可满足开发区企业两年内的用电,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日前,一个更让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包括华洋公司集成电路(IC)引线框架基地建设项目在内的天水市3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被列入2010年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3个项目共获得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470万元,不久将下达计划。
在工业园区这片方兴未艾的建设热土上,华洋电子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必将为提升天水市电子企业的技术工艺水平和生产规模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新闻聚焦
新闻推荐
□记者杨璟“5·12”地震两年后重新举办伏羲文化旅游节,对天水市的接待水平、服务能力、城市管理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景辉在总结表彰大会上说,此次节会取得成...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