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璟
虽然伏羲文化旅游节结束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但从节会的组织、主题的突出、舆论的助推方面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是领导重视,科学决策,确保了节会的高质量高水平。今年的公祭大典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停办两年后再次举办的,也是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下举办的一次盛会。省委、省政府对办好本次节会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多次召开协调会和督查会,研究解决筹备工作难题。为了加强节会组织工作,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常设节会办公室,组委会领导多次带队到省上汇报衔接,争取支持。同时,市委、市政府将节会筹备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办节会,细化任务,靠实责任,研究解决问题,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了节会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主题突出,组织有力,提升了节会规格和影响力。本次节会突出彰显了“打造全球华人祭祖圣地”的主题,在来宾邀请方面“反弹琵琶”,变过去以省内和周边地区来宾为主为以世界华人组织、港澳台地区、海外侨胞代表以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党政代表团为主,参会来宾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友人较往年明显增多,节会活动充分体现出伏羲文化已在海内外华人中影响力得到深化这一特色。第三届中国旅游电视艺术周、全国百家电视台和新丝路模特联合采风等全国性、高规格的文化旅游活动,为节会活动增添了新的亮点。三是宣传先行,舆论推助,强化了海内外华人的认知度。节会工作的效果在于宣传。此次节会的新闻宣传工作起步早、定位高、力度大、形式活、氛围浓。会前升温,会中加温,会后恒温,使节会宣传始终保持了一种良好的态势,提高了天水的知名度,扩大了天水在海内外的影响。
新闻推荐
...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