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姬旺芳
“我到一中了,我到家了。”这就是生命最弥留之际最平凡最感动人心的一句话,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工作无尽的热爱,对学校这个家的深情眷念。5月16日下午5时半,在亲人的悲痛欲绝中,在学生的无声哽咽中,在领导同事的悲怆眼泪中,在连绵的阴雨中,张家川县一中教师马德霖离开了他深爱的亲人、朋友、同事、学生,年仅41岁。
5月3日,马德霖老师和往常一样提前到校,看到他疲惫的神态,发黄的面色,米校长就崔促他去医院检查,在多次崔促下他才放下手头工作去医院看病,结果一检查病情已相当严重。5月10日从县医院转院到西安西京医院,5月16日凌晨2点病情更加严重,医院下结论说,人不行了,考虑后事……
5月17日,张家川大地上闻讯后自发赶来送别的队伍很长很长,墓地北草洼上,寒风凄凄,冷雨淅淅,山河含悲,师生们追念他们的好同事、好老师、好领导。
刚过不惑之年的马德霖7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与父亲兄弟相依为命。贫困的生活没有使他放弃学业,1992年他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当上了一名教师。他对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一位班主任,他处处垂范,身先学生。他先进的教学理念,自然的教学风格,清新的教学方法,活泼的课堂气氛,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挚爱,还有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可以轻松掌握知识,学生每天盼望着上政治课,而不是逃离课堂或瞌睡打盹,真正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历年高考他所任政治学科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在生活上,他也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些贫困生,他用个人的钱或替他们出学费或提供生活补助……
什么是生命的价值?怎样活着才有意义?马德霖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无声的作了诠释。1994年所带班级获市委、共青团天水市委授予的“先进班集体”奖,个人获“优秀班主任”称号,1994年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园丁奖”,1999年获县“园丁奖”,2007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师德模范”教师,2008年获甘肃省“园丁奖”。
马德霖老师已经走了,他走得突然,走得匆忙,但他临走前的神情和言行却永久地刻在了师生们的脑海里。
新闻推荐
□记者唐彦辉【本报讯】9月4日,九三学社天水市委员会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暨九三学社成立65周年座谈会。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美华出席会议。会上,社市委主委孙新民回顾了九三学...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