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成雄通讯员柴志义
栽下梧桐引凤凰,招商硕果压满枝。
从塔吊高耸、人影匆忙的天水小二黑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到人声鼎沸、机声隆隆的娃哈哈灌装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和繁忙的生产场景。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947项,总投资494亿元,实际到位引进资金16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23.7%,增长速度振奋人心。五年来,天水市招商工作按照“农业稳市”、“工业强市”、“商贸活市”战略要求,园区招商引资平台逐步建立,县区招商引资异彩纷呈,节会招商与区域合作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得到夯实,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逐步改善。
2010年,对于天水招商人来说,注定又是一个忙碌但又精彩的年头:今年1—11月份,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80项,总投资213.3亿元。全市新建和续建项目到位引资5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7%,完成全年任务46亿元的111.5%。
今年2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出台了系列办法,在招商引资政策、目标管理考核、中介奖励办法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市招商局负责人说,虽然开会不是目的,但这次会议的召开,明白无误地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出台的一个《意见》,两个《办法》将招商引资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使招商引资成为“上下共识”。
天水市对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市场潜力不大、发展前景不好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今年,天水市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1135”发展战略,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库,做到“建设一批、推介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共征集筛选招商项目118项,总投资294.8亿元。
招商引资要主动出击,“敲门”招商。天水市积极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有目的、有重点的上门招商。组成小分队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活动,走访了近20个市区60多家知名企业,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洽谈进度。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紧盯大企业瞄准大项目开展招商,主动与深圳铜锣湾集团、北京居然之家等多家企业联系,千方百计吸引这些企业来天水市投资兴业。
节会是科学“选商”的最好平台。天水市组团参加了西洽会、伏羲文化旅游节、兰洽会、西博会等。伏羲文化旅游节期间,天水市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69项,总投资40.02亿元。“兰洽会”上签约项目52项,总投资122.2亿元,拟引资121.5亿元,在全省位居第三。
环境就是吸引力,就是凝聚力,就是生产力。天水市按照“意向项目抓洽谈,洽谈项目抓跟踪,签约项目抓落实,在建项目抓服务”的工作思路,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为投资商排忧解难,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努力营造“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4月25日,甘肃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区企业享受“一站式”服务,开发区已成为天水市招商引资最重要的载体。(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当好他们的服务员”。在麦积区廿铺工业示范区,管委会杨主任告诉记者,管委会目前已帮助园区的15户企业融资1.8亿元。
天水泰丰果汁饮料生产项目是天水市兰洽会上签约的项目,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12月10日,公司生产的60吨饮料已向成都供货,进行试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贺志刚说,公司之所以能实现“泰丰速度”,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
签约项目关键在落地动工,动工建设关键在推进进度。为使节会签约项目落到实处,天水市于8月中旬对各县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直相关部门的项目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督察。截止目前,第十六届兰洽会、第二十一届伏羲文化节签约项目的进展情况在天水日报公示了两次,两会共签约的121项招商引资项目,已实施110项(开工项目78项,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项目32项),实际到位资金19.8亿元,履约率为90.91%。11月7日至9日,由省统计局副局长孙晓霖为组长的省政府招商引资第四督查组,对天水市招商引资和兰洽会签约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督查结束后,督查组在反馈意见中用“高、大、新、实”四个字对天水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概括和评价。其中对“高”的诠释为,市、县(区)党委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重视程度高。全市干部群众对招商引资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引进项目起点高。对“大”的解释为,大视野、大手笔和大动作。对“新”的理解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突破。对“实”的解释为出实招、干实事和见实效。
新闻推荐
...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