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天衷
【本报讯】根据今年冬季来临早,年内遭受较为严重的低温冷冻、干旱、暴洪、冰雹等多种自然灾害,影响范围广、损失程度严重、受灾人数多、占总人口比例高和基本生活用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实际,市委、市政府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城乡困难群众顺利越冬。
——提前10天供暖,即将供暖开始日期从每年的11月15日提前至11月5日。与此同时,为了不断适应群众取暖多样化的需求,有关部门改革供暖体制,分期分批改造暖气管道,逐渐以分户供暖取代集中供暖,使取暖时间和温度实现由用户自行调节。
——多方筹集救灾物资。天水市民政、财政共安排救灾资金3385万元,其中省上下拨2915万元,市财政列支390万元,县区财政80万元;下拨灾区帐篷500顶,棉衣3000件,棉被1000条,方便面6372箱,纯净水6525箱,保障了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全市实行了灾民过冬包干责任制,采取市领导包县区、县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受灾户的办法,层层建立责任制,分片包干、分级负责,确保受灾群众过冬生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给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根据有关规定,给城市低保户、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每人每月发放20元的价格补贴,共5个月100元;给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发放10元,共5个月50元,均实行一次性发放。
新闻推荐
□记者张树平通讯员刘欢【本报讯】12月8日,副市长龙章月检查了天水市司法工作。检查组实地查看了秦州区太京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情况,听取了全市司法工作汇报和“十二五”司法行政发展规划...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