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凯飞陈少娟
【本报讯】去年以来,全市农业生产经受了干旱、低温、霜冻、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各级农业部门按照“调结构,兴产业,扶龙头,强基础,抓改革,促增收”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立足抗灾夺丰收,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2010年,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达87.28亿元、农业增加值56亿元。其中,粮食实现连续7年增产。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连续7年增产。全市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68.95万亩,落实地膜粮食135.22万亩。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54.25万亩,建立一、二级种薯扩繁面积11.61万亩,网棚繁育原种1508亩,新建种薯储藏库15座。主要粮油作物良种推广率达到98%。实施药剂拌种216万亩,推广无公害农药94.2万亩。防治各类农作物病虫鼠草害1687.6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3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09.1万吨,较上年增长4.44%。
──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新建“两棚”蔬菜基地1.6万亩、特色基地22.5万亩、“菜蓝子”基地4083亩,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0.88万亩,较上年增加10.08万亩,总产量达到240万吨,实现产值28.8亿元。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25.69万亩。新建菜篮子超市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0个,新创建蔬菜品牌10个。
──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荣获全国优秀农业园区和2010年全国十大名园称号,航天品种国内适宜区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24万亩。市农科所被认定为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和马铃薯产业体系建设区域试验站,共承担科研项目28项,有5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各县区农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建立,建成村级信息服务点210个,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农业项目工作成效显著,沼气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市共新建各类农业项目63项,总投资5.88亿元,争取省以上无偿投资2.44亿元。项目管理不断规范,在建92项农业项目进展良好,全部按时间进度完成建设任务,储备各类农业项目90多项。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1750户;沼气后续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共发放良种补贴3588.52万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1730万元,补助农民购买农机具8983台,受益农户8561户。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逐步建立,天水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和各县区执法大队批复成立。加强农民减负监管,有效查处了一批涉农案(事)件,大力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机作业面稳步扩大。机耕、机播、机收三大农机作业面积分别达到140.64万亩、30.15万亩和30.12万亩,实施深松耕56.5万亩,机械铺膜31.95万亩,机械深施化肥148.5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16.36万千瓦,同比增长6.6%;农机经营服务收入达到6.06亿元、纯收入达到1.88亿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全面实施,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各县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81万亩。流转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县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全部成立,新建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43个,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新闻推荐
甘肃省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 省公安厅领导赴天水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座谈
□记者张树平【本报讯】2月19日至20日,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白瑞庆一行来天水市秦州、麦积两区,深入群众开展“阳光警务暖民心”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吕淙江陪...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