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辛志锋
【本报讯】近年来,秦州区按照“高山林缘种药材”的思路,依照适宜中药材生长的自然优势,着力将秦岭乡打造成以野生半夏为主的“药材”之乡。目前,该乡种植半夏、防风、连翘、黄芪、冬花等各类中药材达8500亩。
今年初,秦岭乡按照“因地制宜兴产业,科学规划谋发展,龙头带动建基地,稳步推进促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不断扩大药材种植规模,在驻乡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下,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是制定今年中药材发展规划,扩大生产基地建设,并将中药材批发市场和中药材加工基地建设纳入规划。二是加强示范点建设力度,在不断完善梁家门、大庄、斜坡、梨树村四个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又在虎林、中心、胡家山、中玉等村以土地流转方式建立了四个新的示范点,共计400亩,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三是按照“公司+基地+特派员+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今年3月份成立了天水成鑫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统一购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采收销售,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促进了标准化生产,加快了产业化发展步伐,现已和330多户农户签订了生产协议书,面积达700余亩。四是狠抓科技培训,围绕中药材种植的技术难题,区、乡两级科技特派员在苗木选育、栽植、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程技术指导和培训,采取田间地头现场指导、集中培训、技术咨询等方式,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2000多人次。
新闻推荐
□记者孙镇【本报讯】记者4月19日在市委宣传部获悉,为了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文化大市建设,在第16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到来之际,天水市将举办纪念第16个世界读书日暨第二届“书香天水”...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