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少数民族29个,人口13434人,其中城区有回族群众9560人,80%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城区,因此,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是能否做好全区民族工作的关键。
领导重视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保证。一是将民族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经常定期不定期的研究民族工作,部署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二是重视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在全市率先单设民族宗教工作机构,增加人员编制,落实办公用房和办公经费。三是认真贯彻全国、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民族工作时代主题,动员全区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卓有成效的活动载体,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贯彻党的各项民族工作政策,使少数民族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促进秦州民族经济的发展。
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和普法的重要内容,由民族宗教局牵头,宣传、组织、统战、党校、广播电视等部门密切配合,不定时对少数民族干部、分管和从事民族工作干部开展系统的民族政策理论培训,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
依法管理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手段。一是及时妥善落实解决了回民公墓问题,关心关注民族企业的改制和发展。城市民族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二是依法加强清真食品市场的管理。条例颁布五年来,秦州区共为190多户符合条件的清真食品加工经营业主办理了许可证、牌,查处取缔20多户假冒清真食品经营的门店,整顿规范40多户清真食品企业个体户,有效维护了秦州区清真食品市场秩序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三是全区民族团结工作成效显著,新一届伊协成立后的卓有成效工作,特别是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三个离不开”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夯实城市民族工作基础,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管理网络。为了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机构的力量,秦州区于2006年将民族宗教事务局从统战部分离出来,增加2名事业编制,完善工作职能,明确了执法主体。在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40个社区确立了民族工作的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建立完善了民族工作三级管理网络,打造了一支熟悉民族风俗习惯、密切联系各族群众、廉洁勤政、求真务实、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骨干队伍。
关注民生问题,妥善解决城市少数民族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下岗、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低保、医保,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全区城市少数民族领取低保人数3800多人,占全区城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0%。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今年秦州区共培训转移城市少数民族中青年劳动力2000多名,占全区城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0%。
城市民族文化发展空前活跃。随着天水市回族文化研究理事会的成立,秦州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积极参与其中,连续举办各类少数民族书画交流会,并成立回族文化在线网站,促进了秦州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进步。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热心民族文化的研究者和民族文化艺术人才。
(秦州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供稿)
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天水日报社
联办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新闻推荐
□记者姬旺芳【本报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迎来的第一个免费接待日。当天景区免票进入游客达到3.83万人,与去年相比增长33%,摩托车、自...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