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天水新闻 > 正文

让泥土擦亮你的犁铧

来源:天水日报 2011-05-15 15:55   https://www.yybnet.net/

□雪潇

天水80后诗人赵亚锋,虽然隅居偏僻的大地湾乡下,但是勤于教书育人、乐于读书写作、勇于探索诗艺,近年来,他的诗歌作品花开四方,散见于《青年文学》、《星星诗刊》、《飞天》、《北京文学》、《天津文学》、《绿风诗刊》等全国知名报刊,成为天水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

面对赵亚锋的诗歌,我不能继续沉默了——我想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因为年轻而有为的赵亚锋正在大步前进,这时候,他需要人们的掌声,当然也需要适度的提醒。

做一个诗人需要有一双诗歌之眼。“一条湿漉漉的毛巾,歇在/椅背上”、“这窗外的阳光,把大地上的事物/一半放在了明处,另一半/仍置于暗中”,这显然已不是非诗歌之眼所能看到的世界,因为其中的“歇”字与“放”字所放射的,已然是诗歌的气息。他还看到:“那人走得极慢,而/风猛烈。他缓缓移动的样子,像是/他不愿挪脚,风却在使劲推他//仿佛一块直立的石头,在/与一场命运的大风/暗暗较劲”。我真为赵亚锋的这双诗歌之眼感到欣喜。他的《胡麻地》诗云:“轻风吹动,我多想/扯下一块天空的蓝/盖住故乡忧郁的脸。我多想/把这新鲜而朴素的补丁/穿在身上”,题目虽然胡麻一样乡土但是意味却胡麻花一样雅致、清新。

赵亚锋的诗歌之眼是敏锐的。在《被自己的骨头敲打》一诗中,他被牛骨头击打牛皮鼓的情景所感动:“鼓槌敲打一下,牛的心/就跳一下。当鼓槌雨点般落下/而击鼓的那个人兴奋、热烈起来时/我仿佛看见一头健硕的牛,一边拼命奔跑/一边高声哞叫”。赵亚锋之所以能被“躲藏在鼓里的牛的灵魂”所震惊,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去写一些具有‘痛感\’的诗”。赵亚锋是一位根系乡土的诗人,他的写作姿态,也是低下头来目及下尘,他已为那些暗淡而忙碌的生命写出了大量的“痛感”。然而,我却要建议赵亚锋转而去努力讲述他们的幸福。看到幸福比看到痛苦更困难!其实他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说:“我宁愿把她冻得通红的/像红萝卜一样的五根手指/想象成一首婉约词的长短句”。

他的《镜子》一诗,以“眼睛”为镜,看到了眼睛对心灵的欺骗;以“你”为镜,看到自己“被暴露的一生”;以“今夜的月亮”为镜,看到了爱的思念与爱的空茫。当他的眼睛面对具象而又超越具象,他有时也会感到一种眩目、迷幻:“麦苗正在抽穗,洋芋开始扬花/邻近的一块地里种着一片/水灵灵的大白菜——三种默默相视的/农作物,从沾满泥土的手上认出了/自己作为庄稼的前世与今生”,而这却正表明他的诗歌之眼正在接近于深刻。什么是诗?面对世界时的眩目与迷幻就是诗!什么是好诗?能够深刻地看到苦难之后的欢乐与欢乐之后的苦难,就是好诗!

于坚说“看到比想到更困难”,然而作为诗人,我们又怎能放弃“想到”、放弃“想象”?因为想象是我们真正的诗歌之眼!赵亚锋的《走失的闪电》几乎完美地表述了自己的闪电想象:“一条游走的光线,缝合着天空”、“我还知道,你的忽然出现/只是太阳的微微一笑”。赵亚锋具有优秀的诗歌想象力。在《诗歌月刊》2010年第1期的“天津—天水诗歌专号”《关于天水诗歌的基本判断》一文里,我曾讲到过对他诗歌的第一印象:“如赵亚锋《之夜》写乡村静谧,活灵活现,乡土气息悄然涌动。尤其《蚂蚁》之‘在一块土坷拉下乘凉/借一颗露珠的反光/晒太阳。/下雨了/移动的花瓣/是飘香的伞’一节,想象优美,语言干净,气息清丽。”而现在,他的《鸟鸣》再次印证了我的感受:“尖锐,清澈,仿佛一滴露珠与另一滴露珠/相遇之后,开始的/新鲜交谈”,无独有偶,他的《某天清晨醒来》也是写鸟鸣的:“只有这清越的鸟鸣,一声又一声/像新生的嫩芽/从一座村庄荒芜的内心长出”。他写鸟鸣的还有:“偶尔一声鸟鸣/溅到地上,绿成小草/升上天空,亮成星星”。赵亚锋写鸟鸣,写得清亮而爽心悦目、清洁而心无杂尘。如果再联系他的《冬天看见一只鸟》,我不禁想称呼他为天水诗坛的“性灵诗人”!什么是诗?如此紧贴着事物的想象就是诗!如此鸟儿一般唱出的天簌就是诗!

当然,美好的想象、美好的情感,最终需要美好的语言让它们成为诗歌的实体。赵亚锋希望自己能够“灵活自如地应对那些/肉里的刺,刺上的蜜,蜜里的毒”,可他也许没有意识到,“肉里的刺,刺上的蜜,蜜里的毒”,这其实正是灵活自如的语言!“中午,他吼两嗓子秦腔来解乏/如果还困,就顺着地埂,打一阵盹/对于紧巴巴的日子来说/睡个囫囵觉,赶个落日集/是多么奢侈的消费啊”。多美的三个字:“落日集”。所以我要提醒赵亚锋:千万不要小看“落日集”这个小小的词语。海子的“亚洲铜”不也是一个小小的词语么?一个诗人一生,能够创造出多少个这样的小小的词语呢?诗歌其实是从词语开始的,诗歌也其实是从造句开始的!什么是诗?诗就是所有个性化的词语以及所有创造性的句子。所以,我希望赵亚锋进一步灵活地,大胆地使用语言。在丰富的诗歌想象力与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的共同作用下,精心侍弄好他的那片“纸上的庄稼”。

赵亚锋曾说:“只有将自己紧贴在地面而打开心灵的人,才能听到那美妙的天籁之音。”但他目前的诗歌创作,我觉得仍然存在着用知识去写作的嫌疑,他还没有完全地贴近自己的生活与生命。诗歌是人生之土塬的清清流水,它涓涓地划过一方又一方的山川;诗歌也是人生之土塬的犁铧,它也要顽强地划过我们生命的黄土,那么,就让血与泪的泥土擦亮你的犁铧,也擦亮我的犁铧——让我们犁铧般的生命勤劳而美丽地划过这个人间!

新闻推荐

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 听取全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记者杨璟【本报讯】5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市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张景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市委副书记张应华,市委常委、常...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泥土擦亮你的犁铧)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