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欣桐
【本报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长远发展,天水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上,在工作中坚持民主决策原则,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原则、阳光操作原则、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坚持以县为主组织实施。制度的实施提高了乡村干部想干事、干好事的信心和决心,避免了“政府包揽,群众不管”的现象,推动了天水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据了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项目范围主要包括村内道路修建、村内水渠、桥涵、小型提(排)灌设施、环卫设施和植树造林等。具体分为村内骨干道路、跨组道路和农民集中居住区道路(砂石路、柏油路、水泥路)建设;村内过河桥梁的新建、扩建、改建;村内自来水管道的新建、改造;村内河塘(不含过境四级以上河道)疏浚;村内农田排灌溉用防渗渠、涵管建设;村内农田排灌用泵站建设与改造;村内植树造林(不包括经营性造林)等绿化建设;村内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其它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条件的村级公益事业和建设项目。奖补标准为,一般性村内公益事业建设小项目(总投资50万元以下)实行普惠制,根据项目大小和农民直接受益程度,财政奖补比例为群众筹资筹劳额的50%—100%。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重大改善、农民要求迫切的重点公益事业项目(总投资50万元以上)实行特惠制,财政奖补比例不超过筹资筹劳额的3倍。
据介绍,今年天水市五县两区共申报试点项目754个,一般项目695个,重点项目59个。其中村内道路修建539个、村内水渠38个、桥涵58个、人畜饮水58个、村容村貌整治24个、植树造林1个、村内公共活动场所36个,总投资28105万元。其中村级筹集资金(村民筹资、筹劳折资、以资代劳三部分)13511万元、申请奖补资金(省级9794万元,县级配套4800万元)14594万元。天水市严格按照省上相关要求,对全市试点县区申报项目进行了严格筛选和审核,目前县区项目库建设已基本完成,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面结束,规范性文本制作即将完成,市、县对省厅上年底预拨资金(3150万元)及县区配套资金可控项目已组织实施,也正极力争取省上奖补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尽力保证本年度试点项目全面完成。
新闻推荐
...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