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黑作坊“漂白”过期变质熟食揭秘
“乡巴佬”系列即食休闲食品,作为浙江温州特点销往全国。然而最近记者在温州暗访发现,一些被超市退回的过期、变质的鸡腿、鸡翅、鸭头等熟食,并没有依法销毁,而是在夜黑人静之际,被黑作坊采取拆除包装“漂白”、添加化学物质等“整容”手术,最后穿上散装统货的“马甲”重新流入市场坑害消费者。
变质熟食只见召回不见销毁
前不久,记者在当地龙头企业“浙江乡妹子食品有限公司”采访看到,紧邻生产车间有一块面积五六百平方米的露天水泥地,过期退货物一箱箱堆积如山。空地上,晒满各种各样已拆除包装的鸡腿系列,恶臭扑鼻。
每天,都有三五个女工,专在纸箱边不停地拆分纸箱,麻利地将箱里面的退货物取出分类:成色较好的,直接拆除包装,将肉品扔进身边的水桶;明显发霉变色的则不拆包就扔在身后的空地上。这些拆包或没拆包的产品,最后均统一装进一只只麻袋作“另行”处理。记者随警方在长达1个多月的侦查中,从未见该公司将这些“腐臭物”投进焚烧炉中销毁。
黑作坊的秘密在黑夜
梅某是萧江镇叶段村的村民,每当夜幕降临,梅某夫妇穿上防水围裙,在家后面的一块空地上开始忙碌起来。第一道工序是拆除真空包装,第二道工序修剪剔除霉烂物整卖相、化整为零切片鸭腿掩盖变质的“脸面”,第三道工序用自来水清洗,水煮除味。第四道工序用“红粉”染成鲜艳欲滴的样子。
做完这一切,最后将成品用塑料薄膜包好,几十斤一块冷冻成大方块,然后发给浙江温州、台州地区以及福建北部地区的下家熟食批发商。大批过期变质、腐败食品,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返回家乡”后,就这样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摇钱树”,当地也因此崛起一支为之“化妆”“整容”的地下专业团队。
“再生”霉变食品形成产业链
温州警方认为,同以往不良商家擅自簒改食品生产日期、调换包装“起死回生”过期变质食品不同,苍南、平阳一些不法分子用“化妆”“整容”手法使过期变质食品“再生”,其犯罪手法新,隐蔽性强,欺骗性大。而且不是一二家企业出问题,而是几乎牵涉整个行业,数量惊人、危害面广。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苍南、平阳县的熟食“整容工程”已形成一条完整严密的产业链。温州市警方称,其中一批人是违法及涉嫌犯罪的“共犯”。记者调查发现,这条产业链大行其道,却得不到严厉整治,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规定不明确,给不法分子有空子好钻。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随着雁西路的改造,拉开了政府打通雁滩断头路的序幕,面对雁滩道路基础设施差、断头路多,古玩城、新港城十字、雁滩二号桥,这些地方的堵车现象已被兰州人所熟知。但如今,伴随着管网改造、...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