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吴少华
鑫报北京11月3日电“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文章,首先要为这座城市找准定位,找出自己独特的地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兰州而言,抓住机遇主动参与到共同建设中来,机不可失,亦责无旁贷。”“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要让人与物走起来”,还要让人呆得住、过得好……”昨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高层论坛上,20多位专家学者就此问题献计献策。同为华夏子孙,一样的语言,却有不同的声音,一样的眼睛,却有不同的视角。在近8个小时的思维激荡中,兰州及兰州新区如何从定位、产业、环境、招商引资角度出发做好丝绸之路经济节点城市建设,成为与会人员关注焦点。与此同时,他们的真知灼见更为兰州及兰州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带来精彩收获。(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
美编|刘蔺萱
校对|王秀华
网址|http://www.dxbei.com
“兰州新区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侯永志讲,它地处丝绸之路关键节点,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显要,与周边地区往来便利,辐射地域广阔。加快兰州新区建设,将之打造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的国家级增长极,不仅对于甘肃的发展,而且对于西北、西南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对于扩大中国对于周边地区的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兰州新区的建设,最关键的是,培育、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发展是增长极形成和不断壮大的根本所系。没有产业的发展,增长极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做好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兰州新区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土地空间较大,但是,这不意味着可以粗放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的稀缺性将越来越强,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这就需要有选择地引进企业和产业,绝不能引进那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否则,一旦新区被一些低质量的项目占据,新区也就成为“老区”了!做好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规律,要看清楚全球技术进步的方向和产业发展及其结构演进的趋势,要结合兰州新区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要在面向全球市场的同时,密切关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市场需求变化的动向。
侯永志:加快兰州新区建设打造国家级增长极
杨禹:给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更多改革含量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在当日的论坛中直接表明,古时丝绸之路,强调的是“走起来”。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要让人与物“走起来”,还要让人“呆得住”、“过得好”。所以,给这条经济带赋予更多改革含量,极为必要。因为,更深入的改革,不仅能提高人与物的流动效率,还能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并改变整个经济带的社会发展程度。
他认为:“兰州新区正在聚集先进产业。配置相关产业资源的机制,是否更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因此成为关键。这里又是一座新城。这一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能否充分体现“新”字,不在于城有多大,而关键看相关的改革动作是否到位,看它是否能高效地利用土地,是否能把城镇发展的优质资源主要用在“人”的身上,是否能让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相互有效支撑。”就此,杨禹谈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恰逢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国内相关地区要投入的,不再只是传统的土地、能源、货币和人力,而要投入改革要素,让这里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场、排头兵。这既需要国家从推进改革的层面赋予新的要求,也需要这一经济带内的人们,锐意改革,用新思维新方式来推动发展,而不是走那些或许驾轻就熟、但缺少改革含量的老路。评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成效,更应多从改革层面出发,而不是沿用一些传统老旧的评价发展质量的指标。
顾学明:发挥兰州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示范带动作用
贾康:财政对于打造这一重要平台应当给予积极支持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兰州而言,抓住机遇主动参与到共同建设中来,机不可失,也责无旁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顾学明言简意赅的这样总结道。在顾学明看来,下一步环节中,兰州及兰州新区首先要加快提升开放功能。其中,要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进程,搭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各种对外开放平台,加大开放力度,改善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快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和优质资本入驻兰州,引进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的投资项目,扩大开放规模、提高开放质量。其次,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兰州加工制造产业基础雄厚和人才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发挥兰州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现代制造业、仓储业、物流业、信息业等综合发展,将兰州打造成多业并举、辐射面广、外向度高的现代开放区域,为推动兰州更好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再次,要创新国际合作模式。认真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的发展基础和产业特色,结合兰州市、甘肃省经济发展需求,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整合沿海和沿线省份的资源,在特定产业、特定领域试点扩大开放领域、降低开放门槛、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最后,要依托物流通道打造产业集聚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兰州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促进物流业发展;另一方面要依托物流业发展,集聚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步形成若干具有兰州优势和兰州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商贸功能区,打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兰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国家对兰州及兰州新区的发展已给出了明确定位,特别是要求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对此,需要各方协同努力、通盘谋划、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财政对于打造这一重要平台应当给予积极的支持,并大力创新支持机制。”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表示,需要按照把兰州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及国家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的客观要求,以兰州及相关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事项的通盘规划为依据,投入必要财力支持规划的付诸实施和相关项目顺利竣工运行。财政资金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要注重机制创新,以公私合作伙伴机制(PPP)的一系列具体形式(如BOT、TOT等),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拉动民间资本、社会资金跟进,形成合力与较高绩效。对于改善民生的公共服务事项,应抓住“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亟应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兰州新区产业开发和产业合作的客观需要出发,以专项资金和规范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支持经济增长点的打造、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合作的推进。财政贴息、政策性信用担保等方式,可在与银行、企业、相关中介组织等的风险共担框架下,形成政策性融资创新体系和规范的可持续支持机制。对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创新,可参照上海自贸区等示范区的创新探索,积极提供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范鹏:奋力将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张世贤:兰州及兰州新区当以品牌引领产业开发与产业合作
论坛中,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世贤就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兰州新区产业开发和产业合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兰州新区作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的西部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新区,要比其他开发区在产业开发和产业合作更有有利条件。抓住当前的天时地利条件,努力打造和形成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品牌,让品牌引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形成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的竞争优势,兰州及其新区将会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
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品牌,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是:依托本地资源,形成产业定位;出台相关政策,吸引资金人才;.深化产业分工,打造产业集群;夯实制造基础,逐渐形成品牌。兰州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具有黄河上游的水资源优势,具有石油化工和日用化工等产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同时还有向西开放的域外油气资源优势。这些是别的城市想做也难以做到的。在此基础上明确产业定位,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定向招商是完全有条件形成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的。
其次,努力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引领产业开发与产业合作,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竞争高地。再次,通过创新形成产业园区品牌。在努力打造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成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产业优势,更需要在突出产业优势的同时,形成园区化发展的品牌特色。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就我国境内而言,真正能够形成园区化发展品牌的地方并不多。兰州新区则是其中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的产业园区。兰州及其开发新区的商务环境( 投融资环境,商务成本,竞争环境,市场);基础环境( 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性);科技环境( 科技和教育,人才,信息交流);人文环境(文化,法制与道德,城市精神,市民素养)等都有自身的优势。其中特别是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兰州人的厚德、厚重与厚道的人文精神使它具备了吸引投资和人才的竞争优势。这是有利于形成产业园区品牌的有利条件。
张世贤就以上发表观点总结:“有了品牌引领产业化发展与合作,如果进一步创造出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条件,面向西部中亚各国的开放就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兰州新区的产业竞争力一定会进一步提升。”
甘肃省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范鹏讲,甘肃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重地,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结出最绚丽的经济文化果实的地方,是丝绸之路无可争议的黄金段。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甘肃应该以重振丝绸之路雄风为契机,奋力打造以兰州为重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他说,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特别是中国、俄罗斯加中亚五国的“5+2”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整个陇海线、兰新线应该是经济通道中国段的主轴,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是国内主要节点城市,而兰州则是沟通东西南北的核心枢纽。从国家以西部为重点向西开放战略格局来看,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应该是战略重心和首位增长极,西(安)成(都)渝(重庆)大西三角是后方主力战略支撑区,而新疆主要是乌鲁木齐则是桥头堡,以兰州为重心的西(宁)兰(州)银(川)小西三角就是向西开放的前沿主力战略支撑区和桥头堡的战略纵深区,兰州新区则是介于西安与乌鲁木齐之间的核心增长极,应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新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保税区。国内所有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五通活动都离不开两个西三角,同样更离不开甘肃特别是兰州这个核心区。因此,甘肃在以现代欧亚大陆桥为基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也必然要扮演好黄金段的重要角色,这不仅是甘肃自身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应有的战略定位,而且也应该是国家赋予甘肃的神圣使命,兰州新区的获批应该是国家这种战略意图的一种深刻体现。
范鹏认为,如果在理论上具有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战略地位的甘肃在实际上继续处于“低谷”甚至“谷底”位置和“塌陷”状态,那么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就很难真正振兴。因此,应该从国家战略和地方目标两个方面的统一中奋力把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国家目前支持甘肃建设的三个大区即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新区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主要战略平台,做好这三大平台的建设工作就是甘肃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最大的贡献。
范鹏表明,目前,甘肃应该做的事情主要是:深刻领会国家意图,自觉担当国家责任;深入了解全线情况,切实找准自身位置;深度融入带中链条,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深层运作现有平台,全面整合政策优势;深化多边多类合作,全力拓展开放广度。兰州在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重大战略行动中应该自觉肩负起首位区域、示范地带、核心动力和率先崛起的神圣使命。
新闻推荐
◇记者 程健 关键词:东岗交警 夜查 鑫报讯 11月26日晚,东岗交警大队组织警力兵分12路,利用网格化集中检查手段,在辖区重点路段、路口开展了...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