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的梦想是当一个以文字为轨迹的作家,可是阴错阳差地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又走向了书画专业,在山东济南“中国书画装裱工艺学院”,开启了马羿良的艺画生涯。
二十年含辛茹苦地为生计奔波,二十年中孜孜不倦地探索书画艺术,以古人思想与精神为航标,以笔墨遗痕为阶梯,探古寻迹,古为今用,大量翻阅文史资料与传统文化书籍,研习画册法帖,如此日复一日,并以“日日新,又日新”的蜕变理念,否定旧我之精神,大量研读《石涛画语录》,《黄宾虹画语录》,《陈子庄画语录》,《砚边点滴》,《山水画刍议》,《林散之书论》,以及《艺舟双辑》与《广艺双舟》,从书海和大家的思想里寻找着自已的灵魂!
二十年后他因艺术之梦而走北京。拜北京画院石齐老师为导师,又有缘拜访了首都师大的欧阳中石先生,中央美院的邱振中,刘艺,王阔海,李刚田,白煦,谢云,薛铸,李铎,叶培贵,韩天雍,李一等先生。在先辈的教导与指引下过着求学探道的生活,以苦为乐,奔波于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中国国画院……
马羿良先生的综合文化修养扎实,又具备极强的书画笔墨功夫,加之对文史哲兼收并蓄的理解,以深厚的文化积淀求证儒释道,把“技”“法”提升到高深玄妙的大“道”之中,深谙“游艺之事,必志道据德依仁”之趣,深得“道”之本源。并祟尚“道法自然,”为中国画的宗旨与归途。
马羿良先生的目标是一位博学笃行的学者型艺术家,探索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并对当下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有非同寻常的认知与感悟,并构建了纵横通融的文史哲儒释道的文化大体系,把“艺”推向“道”的高度,显示了他卓见远识与修炼有素的功夫。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对东坡居士更是推崇,对老庄独有会心,坐卧行游,澄怀观道,笔墨中蕴藏着自己的情怀、意识以及观念与审美情调,并潜心追溯“大道至简”“道法无常”,“艺以道归”,“道法自然”的大道正法!当代古体诗人马飞骧曾为其作联:“三余参妙悟,超然物外南溟志;一缶盛天下,筑就人间百草堂”,是对马羿良先生最好的释义!记者 童微
马羿良,原名马义亮,号北草堂主人,斋号依兰轩,甘肃天水人。人民艺术创作院专职画家,石齐艺术研究会会员,京华艺术网签约画家,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促进会画院画家,三峡书院特聘教授。
新闻推荐
甘肃将进一步控制交通领域排放争取2017年地铁1号线投入运营
◇记者吴少华鑫报讯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意见》,明确甘肃省2014—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分解落实任务...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