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到过云蒸霞蔚的麦积山吗?您去过钟灵毓秀的仙人崖吗?
我刚从满目生机的羲皇故里归来。
谷雨时节的麦积山万木葱茏,峰峦叠秀;从渭河两岸到三阳川,处处梨花如雨飞,田野织彩绸。
这里不仅有大自然的旖旎风光,而且麦积农合行的普惠金融犹如一抹彩霞,映亮了绿水青山和富民产业。
伴随新常态下的市场新变化,麦积农合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培育小微企业为担当,以方便快捷为追求,不断创新服务,在普惠金融、产业培育、美丽乡村和现代企业改革等诸多方面,惠泽民生,成果赫然,广受赞誉。
普惠金融,通达城乡。
百姓点赞——诚者信合,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春天行动”惠泽民生
眼下,正是农民春播最繁忙的季节,麦积山川,处处春潮涌动。
谷雨时节,天水麦积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开展“金羊迎春”迎新春服务营销竞赛活动,农合行人走村串户开展“接地气”金融服务;以搭建零距离金融服务平台等形式,紧扣特色富民产业以及“三农”所需生产资料等资金需求优先满足,对需求旺盛的种植和养殖大户优先办理,广泛开展支农,助农,惠农,富民金融服务。
一路诚信,一路花香。
走进甘泉镇屈坪村村民杨高代的信义合作社苗木基地,红的富士、绿的侧柏、粉的花牛、紫的樱桃……各种色彩斑斓的树苗随风摇曳,仿佛在点头微笑。
望着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树苗,杨高代一脸喜悦;几年前在麦积农合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支持下办起的苗木基地如今见了效益,去年仅园林苗木一项收益就有90多万元,苗木基地所有收入也在130万元。
更让他感动的是,正当火烧眉毛急需生产资金的时候,没用任何抵押担保,农合行很快给他办理了20万元的信用贷款。
“有了这笔资金,心里就不慌了。”杨高代说,再过二十来天,花牛苹果苗就要上市了,这一茬至少能收入10万元。信义合作社以种植各种苗木为主,有花牛苹果苗、园林绿化苗20多个品种。入春以来,白色的梨花,紫色的桃花,粉色的樱桃花相继绽放。这座660多亩的苗木基地,在杨高代的眼里,就是一座增收致富的“花果山”。这几年来,经过辛勤经营,每年给这位朴实的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而今已初步实现了他心中的小康梦想。
“今天能走上致富道路,全靠麦积合行的贷款支持。”据杨高代介绍,自他流转土地办起苗木基地后,麦积合行支持额度达到了1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屈坪村育苗的农民有二三十户,种植面积达上千亩。
清晨,春雨初霁,太阳刚冒出山头。
天水三丰菌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满堂一骨碌下床,径直来到蘑菇大棚查看长势。
肖满堂是花牛村的一位香菇种植能手,利用当地苹果树枝加工菌包,其栽种的花香菇含水少,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目前从菌种到菌棒,香菇种植完全可以实现全流程繁育,目前他的蘑菇大棚2万多平米,二十多座,日产蘑菇两三吨。
“我高中毕业后从创业开始就与农信社打交道,当时农信社给我支持了5000元建起了大棚发展蘑菇种植。麦积农合行的工作人员经常来我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有资金缺口就可随用随贷。如今三丰菌业年产香菇净收入有700万元。”提起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肖满堂心里满是对农信社的感激。
“收入每年增长,农信社就是我的靠山。”肖满堂真诚地说。
今春麦积农合银行开展的“春天助农行动”,广大信合员工奔走田间地头,进村入户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资金需求,以诚“贷”动春耕,成了百姓致富的“贴心帮手”。截至3月底,该行共计发放春耕生产支农贷款1.26亿元。同时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27亿元;并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其中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3亿元,农户联保贷款4.91亿元,目前共评级授信75659户,授信总金额14.34亿元。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业务发展“开门红”。
以诚相“贷”推进富民产业
驱车驶入山清水秀的甘泉镇,绿色的蔬菜园,缤纷的梨花,漂亮的民居,迎面扑来。不禁让人感叹:这里的新农村真美!
温暖的阳光下,白色的大棚里,成行的蔬菜鲜嫩欲滴。甘泉镇吉顺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端蔬菜产业园一片忙碌,十几位村民正在园区分拣、装运芹菜。领头人张吉顺介绍说,今春的芹菜正巧赶上最后一茬扫尾上市,行情好得很,一个月2万多元就挣到手了。说起农合行扶持富民产业带来的效益,张吉顺乐得合不拢嘴。
张吉顺是当地农民,2010年在麦积合行的支持下开始了蔬菜种植,特别是近三年农合行累计支持70多万元,蔬菜温棚由最早的两三个发展到如今的70座高架蔬菜大棚。带动村民广泛种植莴笋、航椒、黄瓜、蒜苗等蔬菜,年均收入200多万元。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无公害蔬菜基地。
麦积区气候温润,盛产大樱桃、花牛苹果、葡萄、薄皮核桃、水蜜桃等优质农产品。随着农村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调整,该行将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促农增收的着力点,适时调整和创新信贷产品,全力支持有产品、有市场、有销路的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村小微企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规模经营的富民产业。近五年来,累计发放林果、蔬菜、养殖等专业合作社贷款8.64亿元,目前余额3.68亿元,支持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80余家,发展会员34210人,带动农户49739户。
东柯谷红彦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运销花牛、红富士苹果为主。近三年在麦积合行累计信贷1000多万元支持下,培育发展苹果园700多亩,建起了4个可储存果品400多万斤的恒温库。去年自产苹果30万斤,收购运销500多万斤,收益超200多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李红彦讲述,2013年,由于前期资金准备不充分,到了苹果收购季节资金明显不够,急得我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甘泉支行李瑞卿行长了解情况后,先后给我解决了160万元的信贷资金。有了这笔资金等于及时抓住了商机,当年我收购苹果400多万斤,当年收入近百万元。
花牛村90后的青年陈天创办了荣业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以苹果收购、销售为主。陈天看上去很腼腆,却很有想法。他父亲从事果品运销已有二十几年。2013年子承父业开始接受合作社生意,从一个人单干到成立合作社,从租赁储存库到建起自己的恒温库,每一步发展都靠农合行的支持,近三年麦积合行累计信贷支持1500多万元。在麦积合行的支持下,建了5间恒温库,每间库可储存苹果40万斤左右。陈天去年收购苹果1000多万斤,毛收益100多万元。
陈天说,去年麦积合行信贷支持600万元帮助合作社流转土地1600多亩,建起了苹果种植基地,自此合作社从单一的销售向种植、经营销售一体化专业合作社转变。近几年,荣业果品的花牛苹果俏销山东、广东、武汉等地。
为了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真正使广大农民普遍享受到最基本农村金融服务,麦积合行进一步扩大贷款对象,拓宽贷款领域,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手序,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根据省联社安排部署,该行在全区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去年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3亿元,农户联保贷款4.91亿元。截至今年1月末,农户贷款余额达24.46亿元,共评级授信75659户,评级授信占比70%,授信总金额14.34亿元。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麦积信合积极把握“三农”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当地“兴产业、建交通、扩城镇、办旅游”的经济发展大局,为当地铺就多条惠农幸福路。对此,麦积农合银行董事长牛勇深有感触。
普惠金融建设美丽乡村
麦积区,一个秀丽风景与深厚人文交相辉映的风水宝地。人类始祖伏羲曾在这里肇启华夏文明,温暖湿润的优越气候条件,孕育出驰名中外的中华名果——花牛苹果,下曲葡萄和国家A级绿色果品——伯阳蜜桃、元龙花椒、新阳甜杏、甘泉核桃、立远板栗等丰富物产;天水市70%以上的旅游资源富集璀璨,让这座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在自身前进中以支持当地产业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麦积农合行人,围绕地方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商贸兴埠、旅游拉动、城市带动”五大战略,果断调整贷款方向,将支持的重点转向旅游、种养殖、商贸、高新科技等富民强区的产业,全力助推优势产业向现代化提升转型。
果真如此,近年来,麦积信合积极担任起普惠金融“服务员”的角色,在旧村改造、招商引资、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农民创业、农户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深受当地信赖和倚重的“三农”服务力量。
坐落在麦积山下的后川村支书朱田生是全村第一个开办农家乐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后川村是麦积合行的信用村,该行最多的一年信贷支持额度达3000多万元。该村280户人家有一半以上的农户依靠旅游业创收,在景区摆摊设点的、开办农家乐的共有160多户。目前全村人均收入5600多元,开办农家乐的年均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元。
“麦积合行及时了解村情民意,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村民创业资金问题”。朱田生不假思索地说,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全靠合行的大力支持。2010年,合行的信贷人员每天上门了解情况,及时给开办农家乐的每户解决了不低于10万元的惠农信贷,还给新农村建设的村民每户提供5至10万元的信贷支持。有了这笔资金,该村提升改造28家农家乐。以往的泥瓦房变身时尚的楼台亭榭,尘土飞扬的乡村土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基础设施的优化让后川村宛如美丽的桃花源,农家山野菜让游客们在享受舌尖的快乐时,还体味到了田园生活情趣。现在,后川村发展农家乐68家,全村旅游收入500万元,户均5万元。同时,农家乐的发展带动了养殖、运输和就地打工就业等相关产业,后川村在一片青山绿水中,奔向小康。
甘泉镇陈山村是麦积合行支持的新农村建设新村,全村2013年易地搬迁,涉及搬迁户107户,麦积合行总共支持1000多万元,加上政府给每户支持3万元,新农村建设很快展开。提起农合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村主任王平如数家珍。
不仅是陈山村的新农村建设,该行在支持农副产品种植、养殖产业的同时,还重点支持了伯阳镇曹石村、中滩镇张白村、石佛镇涧沟村、花牛镇赵崖村、社棠镇下曲村等64个新农村建设工程,累计发放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超两千万元;为支持妇女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麦积合行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累计发放妇女小额创业贷款3.57亿元,用实际行动实践着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
特别是该行借助全国5A级景区麦积山的旅游开发之势,为周边农户提供了贷款支持,扶持改建了麦积山下的一批农家乐旅游度假村项目,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当地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去年麦积山成功获批“世界文化遗产”。
从此,“东方微笑”在世界上笑得更加迷人。
创新金融“贷”动小微发展
麦积区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新常态下,以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的麦积农合行,创新金融服务,倾力扶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新创业。
华洋电子是一家电子科技新秀。这个从最初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发展到拥有8项国内领先实用型专利技术,西北地区专业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和高精密光学蚀刻电子件的微电子企业;麦积农合行累计8100万元的贷款支持,让华洋电子科技不仅渡过许多资金难关,同时坚定了华洋科技走创新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10年来,华洋电子在科技创新的旗帜下,获得全国专利8项,成为韩国三星及美国EBI、日本TDK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对象。
天水洁通农业科技,是一家拥有全省首家农特优果园的农业科技公司。在麦积农合行累计5000万元的贷款支持下,先后建起2300亩的高品质现代化的苹果基地,及存栏4000只羊的大型养殖场,趟出一条果树间种草养羊、羊粪肥田为果树增加养料的循环产业路子。在其示范带动下,麦积区规模建园迅速推进,仅在三阳川片区,由民营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投资新建的千亩以上建园规模的苹果基地就达8个。上万亩荒山荒地再次披上了绿装。
目前,仅在三阳川片区,麦积农合行就支持大型龙头企业80多家,这些起点高、规模大、科技含量足、生产理念先进的龙头企业,不仅辐射带动当地数万群众共同致富,同时,有力推动麦积农业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迈进。
还有,由麦积农合行支持发展的现代化养殖企业——天水维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水嘉信畜牧有限公司,绿树成荫,喷泉飞溅,从外面根本看不出两个企业分别是大型养猪场和奶牛场,先进的沼气池,国内一流的智能型生产管理线,及能源循环利用,把现代养殖的生产理念和先进模式带进了麦积。
去年,麦积农合行向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天水众兴菌业公司、天水嘉乐乳业公司、天水嘉园果蔬公司等39家小微农业龙头企业累计发放种植、养殖、畜牧、农产品加工、果蔬储存等贷款17.45亿元。同时,在农合行的金融支持下,以电子科技、装备制造、纺纱建筑、商贸旅游为主的工商业,依托国家级高新科技园——社棠工业示范园、廿铺工业示范园,培育出华洋电子科技、友联直缝焊管、天水金岳银锋不锈钢、高盛纺织等一批高起点、高科技工业企业,使麦积工业告别低起点、低科技,从家庭作坊向现代企业华美蝶变。
构建现代金融服务新体系
为了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麦积信合加快对城市偏远地区和空白乡镇网点的渠道建设,积极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绿色通道”,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力度,加大对“惠农通”服务点的建设,不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偏远地区的村民提供支付结算、转账缴费、贷款理财等服务,进一步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
漫步在天水火车站广场,霓虹闪烁,车流不息。走进灯光明亮的麦积农合行“夜间银行”,现代金融气息扑面而来。功能齐全,优雅靓丽的营业网点内,员工们带着温暖亲切的微笑,规范快捷的为客户办理业务。这个于2013年启动的甘肃信合系统首个全功能夜间延时服务银行,将金融服务时间延长到晚上9:30。走进火车站二楼,“甘肃省农村信用联社贵宾室”的大字招牌,赫然入目。温馨舒适的环境,面带笑容的员工向你躬身问好。这个甘肃省联社首家在火车站设立贵宾室,不仅向人们传递着一个现代金融企业追赶时代步伐的发展讯息,更重要的是,它向人们展示了农合行全新服务理念。
东岔村是一个有1160多人的小山村,距离城区117公里,村民进城需要翻山越岭5小时。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依然能够看到麦积合行设立的三农自助服务终端,农民随时可以存取款。截至目前,麦积合行已安装三农终端68台,服务半径遍及100多个乡村、社区。
近年来,该行加快电子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力度布放三农终端。去年该行共布放三农终端12台,辖内共布放68台,辐射麦积区100多个村镇、社区;同时持续推进飞天金融IC卡普及发行,增设了广场、街子、建材、火车站VIP客户室等8台自助银行设备,目前全行自助银行设备已达到45台,使飞天卡用卡环境大力改善;并通过“电子银行进乡镇”、“电子银行进校园”等活动,大力推广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POS机具等电子银行业务,组织相关电子银行业务培训和电子银行业务知识竞赛活动,大大构建普惠金融新体系。
农民之事无小事。凡有金融服务的“空白区”,该行不计成本、不论利润厚薄的设立68家金融服务点。凡有农民金融需求的偏远处,该行员工积极开展送贷上门、送金融知识下乡,布放POS机,只为让山区农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乡间小路、田间地头、厂房车间,到处留下了农信人身影,真正成了百姓家门口的银行。
通过全方位开展经营和管理创新,麦积合行经营业绩大幅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金融力量和麦积山下一朵璀璨的农信之花。
植根沃土 金融服务接地气
3月27日,甘泉支行负责人以及客户经理前往甘泉镇西枝村的“东柯谷红彦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大联保业务营销座谈会。
24家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闻讯齐刷刷来到现场。
这24家专业合作社主营范围涉及果品种植、蔬菜种植和养殖业,近几年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也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涉农小微企业。
此次座谈会以实施联保信贷,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难为话题。
座谈会上,致富能人李红彦就“大联保”率先发言,“眼下,农产品的销路和价格一路看好,但种养业专业合作社要规模发展,必须破解融资难!”
甘泉支行行长李瑞卿接过话茬解读说:“农合行创新推出的联保贷款主要特征就是联合体成员之间互相承担连带责任通过联保贷款业务,解决中小微企业担保难题,担保难,缺少抵押物的短板……”
话音未落,掌声雷鸣。
大家踊跃发言一致称赞,这又是农合行扶持三农产业发展的一个创新举措。
经过热烈商议,大伙探讨出了一种适合甘泉镇涉农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众合贷”。最后,24家涉农小微企业家举手一致表决,组成新的大联保体——甘泉种养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该公司注册资金500多万元,由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组成。
此次座谈会上,农合行还吸收存款600多万元,双方达成待定协议贷款2000多万元。此次会议取得了这样的效果,让农合人充分认识到了加强银企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银企合作才能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局面。
这场座谈会只是麦积农合行近年来接地气创新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
麦积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了林果、畜牧、蔬菜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此,麦积合行近年来始终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区域经济”为发展宗旨,积极筹集资金,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大力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有“农”的地方,就有麦积农合行人的身影。风雨兼程一路走来,该行始终守望城乡、坚守“三农”根本,做农民的坚实“臂膀”,为他们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资金;当妇女创业者的真诚“朋友”,为她们创业致富提供金融保障;做小微企业的合作“伙伴”,在小微企业刚起步缺乏资金时,及时伸出温暖的双手,扶持他们从小到大走向辉煌。
几多汗水几多收获,去年,该行新增有效飞天卡8599张,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53.9亿元,较年初净增7.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1.3亿元,较年初净增7.3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211万元,同比净增260万元;存贷款总量均居麦积区各家金融机构首位。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1236”扶贫攻坚行动最为关键的一年。牛勇表示,麦积农合银行将植根沃土助力三农产业经济发展,继续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精准实施、整体推进富民产业,倾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驻足陇山之巅,极目远眺,峰峦叠翠,云蒸霞蔚,田野平畴……
在麦积山下的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渭河之滨的农业产业基地,到处都活跃着麦积合行员工的身影。一群意气风发的麦积信合人,正在用信念与汗水播撒着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可不是吗?惠风和畅,春暖花开,一抹彩霞映亮了麦积山川。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耀于娟)4月27日,西安海关辖区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申报的自韩国经青岛口岸进口的54套半导体配套设备顺利通关,标志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试...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