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谈应霞
鑫报讯 昨日下午,《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定》新闻发布会在兰州召开。发布会邀请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庞波,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据悉,到2020年,甘肃省城镇建(构)筑物全部实现抗震设防,农村民居采取抗震措施,实现国家防震减灾目标要求。
甘肃省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全省,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地震活动分布广、频度高、震源浅、震害重。全省4/5以上的面积、13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和93%的县城位于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其中兰州、天水、白银、武都等为Ⅷ度以上地区,是全国少有的地震高烈度省份。历史上甘肃省曾发生8级以上地震4次,7级以上地震15次,6级以上地震40次,死亡人数累计超过50万人。特别是近年来甘肃省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或遭受邻省强震波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900亿元。
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表示,目前,甘肃省防震减灾整体能力还比较低,与2020年国家和甘肃省防震减灾奋斗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地震监测台网布局亟待优化,城市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水平有待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普遍较弱,应急救援工作应对大震能力不足,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特别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工作迫在眉睫,任重道远。尤其需要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来规范和加强甘肃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防震减灾工作。
2013年,省地震局向省人大常委会上报了《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定》立法计划。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出台《决定》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会同省地震局的同志,赴省内外开展调研工作,并在北京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中国地震局系统10位专家进行了研讨论证。9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的报告》和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全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六条意见,建议以六条意见为基调,制定出台《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定》。12月,省政府召开第64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决定草案,致函省人大办公厅,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定》。2015年3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个决定。
该《决定》强调加强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增加经费投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制机制,同时接受所在地区人大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监督指导。同时要求,建立完善与地震环境相适应的地震监测台网(站)、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重大工程专用地震台网(站),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尤其强调了提高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乡建筑抗震能力,要求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项目要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建设,对未达到标准的老旧建筑要进行抗震加固,新建农村公用设施和民居要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提高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除此之外,该《决定》还突出强调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增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要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按照“一队多用”原则建立抗灾救灾紧急救援队,不断提升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www.dxbei.com/)
新闻推荐
◇记者 张小燕鑫报讯第21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7月6日至11日在兰州举办,为保证2015年兰洽会的顺利召开,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方便广大市民在节会...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