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郁
城镇新增就业33.62万人;人才总量增加到24.9万人;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79.53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8.93万人;城镇职工养老待遇连续11年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0809元……
这一组组数字,是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天水市人社系统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可以看出,天水市人社工作成就显著,保障民生力度日益增强,为全市人民构筑起了社保绿色屏障。
9月26日,记者来到天水桥南家居建材城时,正赶上商户领取创业扶持补助,34家商户各获得5万元共170万元补助。天水桥南家居建材城是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商场内凡入孵半年以上三年以内、带动3人以上就业并购买“三险一金”的商户都可获得此项补助。
经营窗帘生意的鲍应晨最后赶来领取补助,他连称没有想到:“万万没想到政府还会给我们补助,我一定会用好这笔钱,努力经营,争取吸纳更多的人就业。”据了解,桥南家居建材城目前共有商户1000多户,带动就业1万多人。
包括降低创业门槛、税收减免、资金补贴、搭建创业平台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有力助推了天水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统计显示,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落实就业专项资金7.3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亿元,为41645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贴息贷款22.136亿元,帮助4.95万人成功创业,带动10多万人实现就业。为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万多个,扶持7.5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劳务经济发展迅速,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8.0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输转规模保持在65万人以上,劳务输转收入年均85.41亿元。
“不仅仅是就业工作成绩斐然。回顾市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制度体系最全、保障力度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采访中,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明兴说。
据郭明兴介绍,这五年,天水市整合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从55元提高到85元;妥善解决了11000多名原“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到2082.15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从最高限额6万元提高到8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将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分5年每年列支2亿元,划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专户。2013年以来共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1122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培养评选出各类高层次优秀人才110名。加大劳动执法维权力度,5年清欠农民工工资19175万元,查处群众投诉案件1360余起。
新闻推荐
10月15日晚,华灯初上,夜色中的秦州城区流光溢彩、分外迷人。近年来,秦州区大力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彰显了现代城市魅力。...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