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姬旺芳
从秦岭脚下到渭水两岸,从城市到乡村,从军营到学校。多年来,纵观天水市国防教育工作,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国防观念深入人心,天水大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军民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和强国之志,铸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近年来,天水市坚持围绕中心、凝聚共识、激发动力、活化形式,坚持以《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为依据,国防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龙城大地处处绽放着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红色花朵”。
天水军民在爱故乡就是爱祖国、爱祖国就要爱国防的伟大情怀鼓舞下,正在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天水市各级党政组织始终把国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市、县区委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全市国防教育工作形成了党委总抓、主管明确、各方配合、职责分明、活动经常、效果明显的运行机制;围绕军民共建“人文天水、活力天水、平安天水、和谐天水”,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的新目标,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国防教育活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500余场次,使全市《国防教育法》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结合“***”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个人包抓帮扶的村组开展《国防法》、《兵役法》等国防法规的宣传教育,有力地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国防意识;全市军地各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开辟双拥专栏,刊登专题文章130多篇;积极开展慰问优抚等双拥活动,社会各行各业先后援建了7个军营图书室,赠送图书和文化用品达4260件(套),各级宣传部牵头成立慰问小组,走访慰问了伤残军人、抗美援朝老战士等2000多名优抚对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驻地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在全市创建文明新村42个、文明景区10个、文明广场4个,建成万亩国防林11处、千亩民兵林22个。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紧紧抓住“7·7抗战全面爆发”、“9·3抗战胜利日”、“9·18事变”纪念日、“9·30烈士纪念日”、“12·13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和学生参加全省国防教育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过“军营一日”,深入军营参观学习,市直各部门单位、街道社区、农村乡镇组织开展户外宣传、国防知识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国防法规和国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国防教育常抓常新;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干部轮训、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有利时机,开展教育活动,把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同国防教育结合起来,使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周”、“国防教育日”、“军事日活动”、国防教育夏令营等活动,有力地激发了各级干部、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居安思危、爱国拥军的国防意识,促进了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教育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安宁的根本大计,是双拥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在正能量的指引下,在典型示范的持续带动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天水市的国防教育扎实推进、深入人心,军民紧密融合,正在用实际行动共筑“富市强军”梦。
新闻推荐
9月20日,天水体育中心游泳馆建设工地正在紧张施工。天水体育中心项目总投资6.43亿元,将建2万座(位)体育场、5000座(位)体育馆、1500座(位)游泳馆,以及体育运动学校和全民健身中心,计划于2018...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