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禾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经过几年的努力,天水市教育扶贫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要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还任重道远,仍需要持续发力、精准发力。
近年来,天水市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攻坚,深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深层次改革,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虽然农村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依然留不住老师,好老师都想方设法调进城里;教师专业不对口,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并不是玩笑;课程开不齐,音体美教学无从谈起。有条件的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城镇上学,没条件的只能留在甚至几个年级共用一个老师的“麻雀小学”。长此以往,即便学校的硬件再怎么提高,环境再怎么改善,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之间仍然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要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就需要有关部门在教育扶贫上持续精准发力,一方面要靠制度和待遇,通过给农村任课教师解决编制、提高工资,提高教育职业的吸引力,留住一些优秀教师;另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积极进行探索改革,譬如,利用与城市学校结对帮扶的机遇,充分借用城市学校在人才、管理、资源、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农村学校进一步更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实现农村学校的整体提升;建立乡村学校与镇中心学校的结对帮扶与师资轮岗机制,让乡村学校的教师也能够找到职业上升的空间,实现荣誉感与责任感的平衡。
当前,天水市正处于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推动全市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实现脱贫达小康的目标,就必须在教育扶贫上持续精准发力,以教育的扶贫推动全市脱贫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
新闻推荐
中秋节期间,珠江月诗社天水分社2016中秋雅集晚会在天水华夏艺术馆举行。来自民间艺术家、诗人、影视界以及文学爱好者80余人参加晚会并登台吟诗、抚琴,享受传统文化之美。本报记者...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