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莎莎
伏羲文化,点燃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薪火,目前国内仅存唯一有伏羲造像的伏羲庙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胡氏民居等诸多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犹如明清民居建筑的博物馆;秦州小曲等灿烂的民俗文化,用劳动人民的智慧为古城天水添上了富有生命力的注脚……如此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既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秦州区紧抓历史机遇、迎接时代挑战的动力之源。
作为国家部署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一带、三区、十三板块”工作布局中“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的中心城市之中心城区,五年来,秦州区持续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走大文化、大产业、大景区、大市场、大旅游之路,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38.98亿元,年均增长23.6%,“旅游富区”战略初见成效。
今后一个时期,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机遇与挑战,秦州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遵循“融合发展、全域发展、内涵发展、集约发展、惠民发展”的理念,紧扣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在主题文化产业园建设方面,积极承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任务,下大力气抓好伏羲城建设,着力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祖脉文化旅游区;联动开发西关片区及北山片区,加快历史文化展示展演中心建设,启动实施一批历史再现工程;加大玉泉观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抓好道教文化园建设,积极发展宗教文化古迹观光游、修养身心度假游、民俗文化朝觐游。以南郭寺景区为核心,以争取南郭寺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启动实施一批文化旅游重大项目,集中打造南山文化旅游示范区。(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晓馨】11月1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规划委员会主任杨维俊主持召开市规划委员会第25次会议,研究审议有关规划编制、片区规划条件以及重大开发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重点市政项目...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