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衔接上,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对不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和残疾人,统筹使用产业扶持、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教育扶持等政策扶持。
在对象衔接上,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明确核查范围和计算方法,比对台账,摸清底数,精准识别,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都能获得相应的救助帮扶。同时,提出“十三五”期间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认定时,中央确定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以及救灾款、优待抚恤金、奖励资金、医疗救助金、医疗保险金、临时救助金、政府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用、义务教育阶段各类补贴暂不计入家庭收入。
在标准衔接上,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3500元,达到国家脱贫线标准,一、二类对象每人每月补助水平分别由去年的285元、249元提高到292元、275元,对农村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通过农村低保兜底保障,使其在收入上实现政策性脱贫;对于其他低保家庭,以扶贫帮扶和就业扶持为主,鼓励其通过发展产业、自主就业和扶持就业,逐步退出农村低保。
在管理衔接上,不断加强对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严格落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低保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机制,发挥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作用,及时掌握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变化情况。民政、扶贫部门及时互相提供相关信息,根据认定标准和实施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在机制衔接上,民政、扶贫部门加快推进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的信息共享与无缝衔接,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精准识别机制、“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快速响应机制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定期会商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变化情况,督促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更新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加强信息核对,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不断提高低保、扶贫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窦耀辉】“三月倒春寒,大雪突降,气温骤降,麦积人民都处在寒冷中,麦积区桥南华瑞热力公司为民着想,没按往年时间停暖,一直为居民供暖,让广大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