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食品下乡、非法传销下乡、假币下乡……近年来,不法分子特别热衷于“下乡”。如今,随着各级政府对非法集资打击力度加大,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改头换面、频频“变脸”,将黑手伸向了农村,使得许多致富心切且又信息闭塞的贫困农民陷入金融骗局。
综合分析,非法集资“下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金融机构在农村网点少;农民受教育程度低,金融知识严重不足;获取信息渠道窄。
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法制意识淡薄,听到“能挣钱”的鼓吹,再加上非法集资组织利用“理财”“投资”等名词掩饰真面目,很容易使人上当。再加上农村是个“熟人社会”,亲属之间、朋友以及邻里之间,有着比较稳固的相互信任关系,非法集资也很容易利用这个“信用资源”,乘虚而入。
因此,笔者认为,随着金融骗局蔓延至农村,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也亟需“下乡进村”。相关部门应该在严格监管城镇金融活动的同时,广泛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进农村活动,“防患于未燃”,不让农村地区成为非法集资的监管盲区,不给非法集资留下任何滋生的土壤。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进农村活动,应重点加大向农民普及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的力度,提高村民自觉辨别防范能力。同时,金融机构也可以向农村群众介绍正规投资理财产品,拓宽农民投资理财渠道,为农民家庭的理财需求找到安全出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镇】5月17日,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与天水师范学院签约,就双方共同推动校企战略合作达成框架协议。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晓东,天水师范学院校长蔡文浩出席签约仪式。本次签约旨在加...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