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天水新闻 > 正文

士言巷:触摸两任“山长”气息

来源:天水日报 2017-06-02 10: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洪波胡晓宜

人杰地灵的古城天水,多古巷老宅,尤其是漫步于秦州西关及伏羲城内,或许你只是在巷道尽头一个不经意地转身,便会在那斑驳的老墙一侧发现一座明清老宅院……

紧挨着伏羲庙东牌门的士言巷便是如此,该巷虽说不深,却是天水市为数不多的一个以文化名人命名的古巷。沿解放路一路向西行至伏羲城,远远便能望见士言巷口那两株屹立千年的古槐树,作为古巷的见证者,如今的老树虽已干枯,但其枝干却依旧守望着巷内的老宅院。

或许是被巷口的古树所吸引,或许只是看到了墙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院落”的牌子,初夏的这个早晨,士言巷4号院——任其昌故居便这样进入我们的视线。

一进院门,眼前便是一个穿过厅式两进院落,虽历经时代变迁,院落内部分建筑已有所改变,但整个院落的大致结构依旧清晰可辨。住在前院的一位70高龄的任氏后人告诉我们,听其祖辈讲,士言巷4号院大约建于明末清初,最初只修建了现在这个前院,后院则是以后才慢慢建成的。

由穿堂过厅进入后院,在满院葱郁的树木映衬下,具有鲜明清代建筑风格的西向厅房保存完好。这座房屋木雕工艺繁复,主要集中在檐下铺做层上,其雕刻古朴典雅,线条粗犷流畅,尤其是所雕雀替夔龙纹则更有气势,从中无不透射着昔日的辉煌与繁华。透过厅房门上的窗户向内望去,任其昌的画像和照片便摆放在桌上。身为任其昌的曾孙,今年74岁的任宣宁现在就住在自己曾祖父曾经生活过的这座老宅里。

面对我们的突然造访,任宣宁并没有表示出不耐烦,直言快语的他只是着急地说:“如果你们想看老宅就随便看,但现在我真的是没时间接待你们,因为我正在看NBA球赛,刚才还是利用中场休息我才赶着去买了点面条回来,要不等下午咱们再聊,下午我一定等着你们。”

老人的真诚让我们下午再次来到这里,午后的阳光从树叶的间隙洒落下来,让这座老宅院多了几分灵动的气息。才一跨过过厅门道,任宣宁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做人要守信,上午既然答应了你们,下午我可是把其他事都推了,专门等你们来呢!”

寻声望去,北厢房廊下,任宣宁正坐在一张小条桌前抿着一杯白酒,听着秦腔,桌上还放着为我们准备的油炸蚕豆和五香花生。就这样,在秦腔那时而高亢时而舒缓的古韵声中,我们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聊起关于这座小院的那些陈年往事……

正谈话间,任宣宁的侄子前来家中取东西,任宣宁让其自行拿了东西就回。但听到我们是在谈其祖辈的事,他侄子便说:“关于祖辈的事情,我知道的还真不多,也从来没听长辈讲过,我也就听听吧!”说完便坐在厅房廊下的台阶上也跟着听起来。

听任宣宁讲,现在的士言巷其实最初叫南巷子。“一门两进士”,在这个不起眼的古巷,晚清时曾经走出过两名父子进士。父亲任其昌,字士言。儿子任承允,字文卿。这对父子曾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先在京城为官,后又辞官归隐,并先后执掌陇南书院任“山长”,在当时成为一段佳话。执掌陇南书院期间,父子俩教书育人,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并教出了一大批知名学者,诸如刘永亨、哈锐、丁秉乾、杨润身、杨效震、冯国瑞等均为其门生。任其昌也因此被誉为“陇南文宗”。民国三十年(1941年),天水地方政府为纪念任其昌对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便取其字“士言”,将他居住过的伏羲城南巷子改名为“士言巷”并沿用至今。

现如今,位于士言巷的任其昌旧居9号院已被拆除改建,4、5号院房屋早先为任其昌长期生活居住的老宅子,后作为其子任承允及其眷属居所,因建筑较晚,便以任氏故居列入古民居建筑保护之列,成为任氏家族后裔长期居住的地方。这两座院落坐西朝东,大门为东北向,并列布局在东西纵轴线上,一进两院,房屋均为土木结构。

任宣宁自己就是在4号院的北厢房出生的,虽说自打出生就未曾见过祖父的面,但从母亲那里却也听到了一些关于祖父的事情。自小任宣宁就常听母亲讲,其曾祖父任其昌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敦素堂文集》八卷,《敦素堂诗集》八卷,还有《史臆》、《八代文钞》和与王权合纂的《秦州直隶州新志》等。而其祖父任承允也著有《桐自生斋诗集》、《桐自生斋文集》十八卷、《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八卷等。但可惜的是,由于时代的更替,他们的多数著作及其墨迹都已经散失。

“因为当时还没有过门的缘故,我母亲说她也仅仅只是在与父亲订婚和任承允去世时,才见过祖父两次。她记得任承允话不多,晚年常闭门读书,不问世事,但对于社会公益事业依旧积极参与,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任宣宁说,在母亲记忆中,祖父病逝后,于右任、胡宗南、邓宝珊等国民党要员和文化名流都前来吊唁或致电追祭,场面宏大。

从在4号院出生到如今生活70余年,任宣宁已与这座古宅院再也难以分割,儿时记忆中院中哪里有一株牡丹,哪里有一棵什么树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从15岁到原天水艺校学打板鼓开始,再到后来当兵、复员到仪表厂工作直至退休,虽说自己的一生已没有了祖辈往日的荣光,但他依然快乐的生活。得闲时他会与乐友们相约到伏羲庙广场打板鼓、吹笙,看看喜爱的NBA球赛。虽说已是74岁高龄,但他仍每日自己做饭、打扫庭院。

“儿子从网络上给我下载了很多好听的歌曲,每天听着曲子,坐在祖辈留下的老宅院里抿两口小酒、喝喝茶,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才说着话,看到有木头蜂在廊下盘旋,任宣宁立刻起身从北厢房屋顶的一根椽子下抽出根木棍,只见手起棍落,一只木头蜂便已跌落在地下。看着我们惊讶的表情,任宣宁笑笑说:“最多时我一天都要打掉十多只呢!老宅年代太久,平日里总有木头蜂在椽上驻洞,你不消灭它们,时间一长老屋就被损害的不像样了。”

任宣宁说,母亲去世时活到88岁,守了老宅一辈子。现如今,这座老宅院也急需修缮,虽然仅凭他的个人之力很难完成修缮的重任,不过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做到的保护,他一定要做到。不论到何时,只要老宅还在,他和其他任氏后人便会继续守下去……

清代建筑风格的西向厅房保存完好。

过厅连接着前院与后院。

集中于檐下的木雕工艺繁复,雕刻古朴典雅,线条粗犷流畅,从中无不透射着昔日的辉煌与繁华。

屋内摆放着的祖辈画像和照片,被擦拭的一尘不染。

新闻推荐

天水首届青少年魔方大赛开赛

本报讯【记者孙燕芸】5月28日,由市体育局主办的天水市首届青少年魔方大赛在市三中开赛。魔方又叫魔术方块,也称鲁比克方块,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复原...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图片1512017-06-01 00:00
评论:(士言巷:触摸两任“山长”气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