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陈玮老师是在龙园中学周五课间操的时候,他戴黑框眼镜、穿着黑色运动服正带着九年级的学生跑步锻炼。听他同事说,他已经陪伴好多届学子跑过紧张、单调的初三了。
自1994年从教以来,他以成为学生需要的、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老师为目标,经过多年默默耕耘,他成为同事眼中的好榜样,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教学中,他教法新颖、灵活生动,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便能让学生学懂重难点。休息时间,他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做到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面对学困生,他总是心平气和分析他们落后的原因,并在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的过程中,努力寻找和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经过多年努力,他创造性地运用了“让学困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困生的潜质,让他们告别自卑感重拾学习的热情。他还积极给其他老师出谋划策带动了更多的学困生顺利转化。“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有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他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
曾经的学困生胡智杰说:“有段时间我特别厌学,看到书就烦躁。陈老师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就时刻关心着我。还积极推荐我当班干部,在他的帮助下我重燃学习的热情,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用好的成绩来报答陈老师!”
面对采访时,他说:“我热爱教育事业,更爱孩子们。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充分信任他们学习的潜能,他们就能如我们所期盼的一样,取得惊人的成绩,所以我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我愿意做引路人,而不是提着皮鞭的‘狱卒长\’。”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师德模范、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这些荣誉称号可能不足以代表他对教育、对孩子们深沉的爱,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师在教育这片净土之上挥洒的心血,谱写的师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慧娟通讯员何月娟】今年2月的一天,家住秦州区的董女士在骑电动车上班途中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本以为身体没什么大碍,她当时没有去医院做检查,可三天后董女士却突然感到腹部疼...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