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明自幼酷爱书法,一有闲暇时间,便全身心投入到习字上,认真研习名家各派碑帖。几十年时间,书法已成为他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作行笔自然流畅,结体变化多姿,章法错落有致,书写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字态风姿绰约,骨劲神清,有潇洒出尘之态,十分雅逸。由其作品可见,他对字体结构把握稳定,用笔娴熟,笔画遒美生动,有圆劲之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品味到一种古雅之气。
高长明习作以行书为主,篆、隶、楷皆有所涉猎。幼时帖学的书法基础,使他的书作自然而然地走上碑帖结合的路子,做到了既尊碑又不薄帖。从作品上看,他的厚重、刚劲得益于碑学,他的灵动流畅又是取法帖学。他的书法以欧楷入门,行书则以“二王”为宗,近年来专攻米芾、赵之谦、王铎、黄庭坚等人的书迹。高长明在书法艺术上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力求使自己的书法作品与时代和大众的审美需求相一致,其作品一字一画,古拙灵动,极富韵致,点画劲健,厚重朴拙,呈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书法作品的风格,取决于不同的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学识修养。高长明平日好研读文艺学及书学,他将美学思辨和文艺理论融入到书法实践中,因而能从多角度探索书法艺术。高长明认为对书法内涵的高层次领悟,来自于对自我的不断否定、调整和完善,他经常与书友进行交流,取长补短,由此戒除浮躁,达到心境平和,从而清醒地确立创作的审美坐标和追求方向。
观其现场挥毫,高长明用笔以力沉势酣为追求,字形健壮开阔,他的作品在庄重方刚的总体风格中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变化。细读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作品中的方拓刚劲似欧阳询,醇厚浑实似颜真卿,气韵灵动又似二王,古气的书写法度中亦有他的性情。
高长明说,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思考和感悟不断交替,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他认为,书法本身就是一种灵气,更是一种清气的宣泄。而他正是在平时生活和创作中,将灵性与清气的宣泄带入到每一幅书法作品中,流露于纸端。
新闻推荐
薛校宣随着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日益临近,天水市体校打入决赛阶段比赛的运动员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纪录还在不断刷新,继10名运动员取得天津全运会决赛入场券后,又有5名运动员打入决赛阶段比赛,...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